中秋遥寄思乡情 与君共话故乡音||姚林宝

2018-12-27 01:25已围观
作者:姚林宝
时间就像一辆急速飞驰的高铁列车,不经意,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转眼,又一年的中秋佳节将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时藏在心底里的故乡小河突然地注满了甘甜的琼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汇聚成河,就像开闸泄洪般喷涌而出。
童年记忆里中秋佳节最幸福的事是全家团圆。20世纪70年代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所有财物归村集体所有。大伙儿集体劳动统一分配,但大锅饭劳动生产率极低,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分不了几块钱,生活简朴贫穷。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咬咬牙坚持出工,拼命的劳动却从来舍不得休息一天。勤扒苦做依然是经济拮据日子不宽裕。孩子太多而缺乏劳动力是致贫的原因。为改善生活条件,家里养了四五只绵羊和一二头猪。别小看家畜的作用,养羊弥补劳动力不足(肥料换工分),养猪补贴家用。村西头有一块大抵几分的自留地,父亲起早贪黑的精心耕种,汗水湿润的那片土地,也给家里带来希望,使全家不再挨饿。我是家庭最小的成员,有父母宠爱,哥哥姐姐对我好,把好吃的都留给我,生活滋润,童年无忧无虑。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改善一下生活。中秋佳节到了家里立即洋溢着节日气氛,父母想法设法弄些好菜,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全家过个节日。皓月当空,一轮明月升上天空,这天早早地将餐桌搬到了门前的空地上,摆上酒菜和月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极其欣喜。长大后再体会不到那份至真至爱过节的感觉。
青年记忆里中最美画面的事是家乡炊烟。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我的亲友包括我快乐的童年。身在异乡,心在故土。我参军入伍离开了家乡,时常给父母写书信表达问候和报送平安,维续思乡之情和父母至爱全凭书信的信息。父母总用欢乐的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我的来信,我却是虔诚地祈祷故乡亲人福寿安康并期待父亲的回信。在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年代,惟一和远方亲人交流方式靠着一封封的书信,包括后来我与爱人传递爱情。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入伍后第一次踏上了回家探亲之路,归心似箭。当我离开轮船上岸后,看到的是映入绿油葱翠里的白墙黛瓦农舍,听到的却是熟悉的的吴侬软语,眼前闪过的是一张张纯朴慈善的面容,让我觉得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那么的熟悉,并伴有“近乡情更怯”复杂的心情。袅袅的烟从家里方向的烟囱里冒出来了,炊烟飘荡在屋子上空,与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农耕图画。炊烟是家的方向,炊烟是一种温暖,炊烟撩拨起我对亲人的思念,看见炊烟,就好像看见慈祥母亲忙碌的身影和饭菜熟悉的味道。
中年记忆里中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是失去父母。父母在,故乡就在,即使年龄再大,我们也是孩子,可以撒娇使性子,父母如果去了,故乡就是童年的记忆了。母亲去世前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活在世上总要老死的,光活不死变成了不老不死的妖怪。母亲比较豁达,看透了生死。儿女不能回报父母的全部恩情,只希望健康而快乐地活着,即使七老八十,只要父母在,一家人平平安安,长长短短的在一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总有一天父母要离开我们,一旦碰上了父母寿终心里像猫抓一样的难受,舍不得父母与我们离别。父母去世头两年我还在公司机关上班,清明节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携子女回老家给父母上坟。祭拜父母和先祖,是老祖宗一代代传流下来的的风俗。自从回到项目工作之后,5+2,白加黑,休假成了奢侈的事情。清明上坟之事只好委托妻子和孩子了,心里默默地祈祷,向黄泉路上父母祝福!没有了父母招唤,也就没有精神压力。回老家基本上没有具体日期了。中年人容易恋旧,虽然人未能回去,但是心离故乡很近,依旧装着故乡浓浓的乡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说甜蜜蜜是因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饼,还可以倾诉笔端抒发内心的情感;说是酸滋滋的是因为毕竟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是很孤单,夜深人静寂寥无聊。一生飘泊,不知流失多少中秋,不知错过了多少次与亲人团圆相聚的机会,月缺月圆寻常事,还是要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中秋之夜,天上满月,人间团圆,身在异乡游子,望月遥寄思乡情,与君共话故乡音,两行相思泪,化作一江的春水,奔腾向东,跨越千山万水,流入了故乡,滋润每一位亲人的心灵,愿秋风明月把这份情送到心中挂念之人……
作者简介
姚林宝,1960年5月出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入伍,在中铁建十六局集团任职,中国散文家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湖州市文学研究会会员。
先后在《人民铁道报》《人民铁道报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工网》《浙江日报》《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华西都市报》《中国铁道建筑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湖州日报》《湖州晚报》《南浔时报》等刊物发表作品二百余篇,有多篇作品被转载或获奖。出版散文集《印象岁月》。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