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带头摘口罩会增加疫情反弹风险吗?中疾控回应

2020-03-24 18:48已围观

近日,在一些低风险地区,一些党政干部出席会议的时候带头摘下了口罩。这是不是也在鼓励公众外出活动时摘下口罩,会不会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在3月2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回应称,对于低风险地区,环境中基本上没有病毒,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吴尊友解释,新冠肺炎在临床症状前期,即“潜伏期末”,排毒最高,如果健康人遇到一个潜伏期末的病人,虽然病人没有症状也会造成传播。这也就是为什么鼓励健康人戴口罩。病毒通常存在于病人住院就诊的医疗机构,有新冠肺炎病人的家庭,病毒还会在一些封闭环境比如电梯、公用交通工具等。

如何规范戴口罩?国家卫健委专门发布了公众科学使用佩戴口罩的指引。吴尊友解释,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在家里,在空旷的外环境里没有必要戴口罩。一般人群如果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和人流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要戴口罩加以保护。

当前,很多低风险地区将陆续开学,怎么防控?吴尊友说,这与低风险地区党政干部摘口罩很类似。低风险地区外界环境中没有病毒,低风险地区的学生和老师经过长时间居家隔离,也排除了潜伏期感染的可能,也就是说,学生、老师感染的风险已经非常低。

不过,在防范学校发生疫情继续做好防护措施还是有必要。吴尊友说,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学生和老师每日监测,监测体温、症状,如果出现体温和症状要第一时间报告。

“三道防线”能阻止境外输入导致的第二次大流行吗?

国际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加,境外的输入会不会导致中国本土的第二次大流行?

吴尊友说,中国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境外感染者在入关时海关是第一道防线,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对过去40天旅行史报告,如果有症状或者出访前已经有症状的可以筛查出来,筛查出以后直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道防线,入境后的人员要进行14天隔离观察,如果处在潜伏期入境,14天的观察期就能够发现,出现症状后很快会送到指定医疗机构诊断治疗。

第三道防线,如果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失守,出现症状以后,病人总要去医疗机构就诊,经过前一阵新冠肺炎的防疫实践锻炼,医务人员已经有了这方面意识,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够诊断治疗。

吴尊友说,目前为止,输入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兜底的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发现病人,所以,“三道防线”应该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造成传播扩散?

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是实验室诊断方法能够查出新冠肺炎病毒,但是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吴尊友解释,这些感染者被发现,通常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了密切接触者,在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间,通过对密切接触者采样检测,发现一些观察的人PCR阳性。通过对密切接触者不断观察,有些人慢慢就出现症状,出现症状的人很快就送到医疗机构,变成了确诊病人。还有一部分到观察结束也没有出现症状。不管是没有出现症状还是出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现的,而且都是受到管理的。

那会不会造成传播扩散?吴尊友认为“不会。”因为密切接触者都已经纳入隔离观察,而且隔离观察都是独立的,一旦发现症状马上转到医院诊断治疗,不会造成社会上的传播扩散。

另外,近期武汉市出现了一些门诊发现无流行病学史的病例。吴尊友说,当前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是有限,虽然布下了天罗地网,控制得很严密,只要出现一个病人,还要及时发现、及时跟踪处理,对于防控疫情阶段性胜利以后怎么巩固、怎么防止第二次传播流行非常重要。

低年龄组病死率非常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年轻人的病死率相对老年人比较低,但目前还没有最后的数据统计。前期有一份CDC每日播报的数据,35岁以下病死率在8%左右,高年龄组病死率占比比较高,低年龄组病死率非常低,20岁以下是极少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患者病死率更高。

武汉地区现在住院的大部分病人都是老年人,并且合并基础病,王贵强说,综合治疗非常重要,不是单纯治疗肺炎,还要治疗所有的基础病,因为很多病人是基础病加重或合并感染导致最终死亡。

据了解,在武汉地区,有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呼吸科、感染科、ICU、心脏科、血液科、肾内科等专业。王贵强说,通过采取积极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病死率明显下降。尽管现在剩下的病人都比较重,但是从目前数据来看,总体病亡率还是比较低的。

此文限时免费阅读。感谢热心读者订阅,支持新闻人一线探求真相!成为,畅读!

更多报道详见: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