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机构推出新玩法,线上线下联动拓展文化消费空间

2020-06-05 18:29已围观

逛展赏画,拍照打卡,沪上百余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为都市青年释放压力,感受艺术之美提供不同选择。

今年3月,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率先开放,有序迎接疫情后首批客人。日前,随着亚历克斯卡茨个展等重磅展览揭幕、上海双年展宣布日程,沪上各大文化场馆以纷繁多元的策展回馈观众。在恢复往日秩序的同时,一种潮流的文化消费方式正在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线下策展的节奏,却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线上文化消费的繁荣景观。一时间,直播探展、VR全景式观展、线上艺术讲座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品质生活周最后一天是行走之美主题日,直播探展活动贯穿全天,文化地标依次展示着自己独具一格的身姿与风格。跟随镜头,全国观众可纵览沪上代表性的展馆和文化场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无界美术馆、Drama戏剧酒店等,既有科普、知识、学术类的展馆探访,也有艺术、人文与时尚交融的新兴文化场景。

6月5日下午两点,刘海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教育专员朱慧勤和典藏研究部藏品管理施姣姣化身主播,为观众带来一场趣味与学术交融的探展之旅。正在展出的是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据了解,2019年至2021年正值刘海粟首度赴欧洲游学考察九十周年,为此刘海粟美术馆重新梳理脉络,特别策划推出这一展览。

近一小时的直播中,美术馆人带领观众近距离欣赏刘海粟的艺术作品,讲述《巴黎圣母院夕照》《北京前门》等画作背后的故事,穿越数十年前,沿着刘海粟的欧游之路,回顾这位艺术巨匠为中国美术所做的贡献。刘海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赵姝萍向第一财经介绍,刘海粟于九十年前的两度欧游分别带着不同目标,身份也经历了画家、美术教育家到策展人的转变。第一次欧游以创作为主,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精髓带回中国,为中国绘画注入新鲜血液;第二次欧游则将中国绘画艺术的价值通过巡展的方式介绍给西方,影响深远。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认为,刘海粟先生欧游的时代,正处于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之中,他所思考的问题和当下的情状有相似之处,也能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一些启发:那是一个内外忧患、为民族自强和中国崛起探索路径的时代,背后有许多值得深层挖掘和传播的故事和内容。他向第一财经介绍,不同于纯粹的画展,欧游展也是一个文献展,文献背后的故事需要不断挖掘和解读,而通过云端的手段推广,能够将这些故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今天的年轻人传播和推广。

事实上,疫情期间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根据自身特色和馆藏推出自己的线上产品。5.18国际博物馆日,刘海粟美术馆策划晒宝节,拿出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五瑞图》这件重磅藏品,邀请多位专家以直播形式从多个视角对这件作品深度解读,在新华网的直播加回看人次超过174万。这个数据超过了馆方的预料,也给他们带来信心和新的思考:美术馆直播应当区别于其他品类的直播,有自己的特色。

阮竣将美术馆的线上导览称为2.0版本,它并不是线下展览的复刻和挪移:在线上展示的内容,我们可能会截取一部分或者一个点做深度解析,把内容打造成故事,以更有趣的形式在线上进行传播。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大家对线上的某个内容产生兴趣,接着对展览本身抱有更大期待,到现场体验和感受。这是我们所期待的良性循环。

品质生活直播周线上直播平台小红书方面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发现,随着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海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色,为高品质文化生活方式类产品的发育和生长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土壤,多个独有的文化消费场景吸引了来自本地、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和游客前来体验。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年轻人对新文化好奇又包容的心态,也为更多国内外的文化新事物走入中国年轻群体提供机会。

(图片由刘海粟美术馆提供)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