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 存准率下调仍有空间 大行可进一步下调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 存准率下调仍有空间 大行可进一步下调)
随着央行进一步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存款、类存款产品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也将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货币金融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
徐诺金认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是存在的;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各档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进一步下调。
报告还表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通过LPR改革已经有效降低了贷款利率。现在负债端成本虽然也有所下降,但保持刚性。
徐诺金认为,当前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确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存款利率下行。
他表示,下一步随着央行进一步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存款、类存款产品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也将加速。
大行存准率还可进一步下调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目前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空间?
徐诺金: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降,同时向简并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 三档两优 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目前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9.4%,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
由于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较大,影响了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一季度经济陷入负增长,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社会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重大调整和反应,通过财税、金融、货币信贷等政策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其中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就是降准降息。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是存在的:一是与国际比较,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中等水平。部分发达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比较低,但加上超额准备金率以后就和我国差不多。比如,美国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为0,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10%左右,与我国10.7%差不多。
二是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各档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进一步下调。
三是市场流动性还有投放空间,通胀水平比较低。4月份,我国CPI为3.3%,增加流动性不会对物价水平造成太大冲击。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如何看待这一预期目标?今年前四个月,社融和信贷增长较快,其中债券融资、票据融资规模较高,可能存在套利行为,如何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徐诺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但是,没有提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为了对冲疫情影响,支持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目标,需要金融发挥更加积极能动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是对今年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今年金融工作给予的希望。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统筹发挥金融系统合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努力保持金融对经济的托举力度。
今年以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除了本外币贷款外,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力度也明显加大。关于是否存在套利行为,我认为,套利必须以存在无风险利差为前提。
比如,从河南省债券市场、理财产品以及票据融资利率看,债券融资利率在5%左右,票据融资(贴现)利率3%左右,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集中在4%以内。考虑到套利的交易成本,进行套利的空间和可能性不大。
票据业务和债券融资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增长较快,有其客观原因,二者市场化程度高,随着票据贴现利率和债券融资利率下行,企业通过票据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意愿增强。当然在实践中,不排除出现个别性、短期的套利情况,但这只是阶段性存在。
近期监管部门已经加强了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对结构性存款利率定价进行了指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市场利率之间的传导将更加顺畅,可能存在的套利机会将大幅减少甚至消失。因此,真正有效防止套利行为、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问题,可能的着力点在于继续深化金融领域各项改革,释放潜力,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
存款利率将进一步降低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过去近一年,通过LPR改革已经有效降低了贷款利率。现在负债端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保持刚性,后续如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市场也在关注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性,如何看待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利弊?
徐诺金:2019年8月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推动,LPR改革在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市场化的LPR更好地反映了市场供求变化,2019年8月以来,1年期LPR累计下降0.4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情况。随着LPR在新发放贷款的推广应用,以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稳步推进,货币政策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增强。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2020年4月,金融机构新发放一般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6.23%,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0.4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下降了0.3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LPR降幅。
当然,贷款下行幅度离企业实际诉求还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存款基准利率相对稳定、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并未随着LPR变动而适时变化,因此,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面临负债端资金成本的硬约束。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2019年以来,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利率一直稳定在活期存款基准利率附近(0.34%-0.35%),而定期存款利率呈现稳中上行态势,今年4月份达到2.29%,分别较2019年1月、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提高0.27、0.12个百分点。
下一步,要实现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行,必须继续深化LPR改革释放潜力,可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落实LPR改革部署和相关要求。二是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负债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无还本续贷投放力度等。
关于近期市场关注的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问题,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提到,存款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调整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当前CPI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内外平衡,以及利率太低是否加大货币贬值压力等。
从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 利 看,存款基准利率调降将直接降低商业银行存款成本,既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也能促使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理财等收益率也会逐步下降,对债券市场将构成利好。
但也应该看到,存款基准利率与老百姓关系更直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要充分评估、充分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对于维护存款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还应坚持保留。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存款基准利率没有调整,并不意味着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就不变化。
其实,随着近期央行灵活政策的有力实施,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出现下行趋势,这既反映了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效应,也说明了市场化的利率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我相信,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陆续出台,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会相应下降。
《21世纪》:LPR改革主要锚定MLF,但一方面MLF占银行业负债的比重较低,另一方面当前银行业存单利率已明显低于MLF利率。改革只是成功连接了贷款和LPR的关系,以及连接了LPR和MLF的关系,但MLF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似乎没有明显联系,怎么看这一问题?
徐诺金: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因为贷款创造存款,所以贷款利率下行会影响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变化。贷款利率下行之后,银行提高存款利率的动力削弱,进一步促进降低或稳定存款利率。
当然在存款中有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的区分,但这些问题是微观层面的,在宏观层面上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最终会明显提升,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由于银行本来就有存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权,可以调整存款的实际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两轨并一轨,银行也会对存款利率按照市场利率进行定价。
当前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确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存款利率下行。随着贷款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为了保持和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高息揽储动力也随之下降。
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已出现一定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由于存款是货币市场资金交易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利率下行对市场化定价的货币市场基金等类存款产品利率的下行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这个角度看,MLF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间接的联动关系,其传导作用的中介渠道是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
下一步,随着央行进一步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存款、类存款产品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也将加速。
银行信用中介定位没有变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为什么要设置这类工具,如何设置?在设置这类工具后,银行贷款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
徐诺金:货币政策工具的设置,根据本国金融体系结构特点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决定。目前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畅的,传导效率也比较高,央行投放的流动性逐步通过银行信贷等途径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但是,如果国内外疫情影响持续加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复苏不理想,客观上提出了需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进行精准支持,那时央行就应果断回应。
近几年,为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先后主导推出不少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支持民营企业发债的债权融资支持工具,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专门支持普惠小微贷款,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今年以来又创新推出了3000亿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政策、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10000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分三个批次有序推进,直接针对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的 难点 和 痛点 ,对支持疫情防控、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银行实现。设置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后,银行信用中介的定位没有变,央行的政策意图借助银行体系直接传导到有关企业,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风险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出台后,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方面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做好再贷款支持企业对象的筛选,精准对接,利用再贷款资金向企业发放低利率优惠贷款,发挥好再贷款的精准滴灌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利用自有资金加大对政策引导的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形成联动效应。
搜索
图文推荐
- 免签国家范围再度扩容上市
=$bqsr['classname']?>2024-12-26
- 岚图汽车卢放:用户本质上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英伟达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长安期货范磊:增产推迟地
=$bqsr['classname']?>2024-12-26
- 苹果季度营收超预期,但大
=$bqsr['classname']?>2024-12-26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