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深度降温!专业人士:谨慎选择很重要

2023-11-15 17:46已围观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受宏观政策变化、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股权融资市场遇冷。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IPO市场共录得968宗交易,集资额为10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和32%。

  分市场来看,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活动持续放缓,有268宗IPO,同比减少了10%。港股方面,IPO市场仍然温和发展,第三季度仅有13家公司上市,募资额仅为港币68亿元。

  今年8 月下旬,随后,证监会发文表态,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9月以来,A股股权融资规模再度下滑。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多元化股权融资、防范融资风险、依靠资本市场突围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股权融资锐减

  近日,在由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证券部合伙人陈倩思组织筹备及主持的资本市场主题活动“后疫情时代企业资本运作如何突围——暨《资本市场法律热点观察——业务规则与热点行业解读》交流会”上,陈倩思指出,今年以来企业资本运作的难度有所增加,从市场数据上来看一二级市场、各板块、各行业融资活动活跃度整体有所下滑。在此情况下,企业融资活动中更要谨慎,避免盲目行动造成损失或为将来埋下隐患。

  据陈倩思分享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A 股、港股的股权融资规模有所下滑。一级市场也不容乐观。

  热门赛道中,2023年上半年,中国共196家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达3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融资企业数量下降21.6% ,融资总额下降28.6%;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领域为最热门的投资赛道,共计发生投资数量和金额,分别为813起、631.63亿人民币,但同比也分别下降了32%、50%;2023年上半年共有27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不同轮次的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25%,共获得PE/VC投资50亿美元。

  陈倩思认为,后疫情时代,在经济形势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企业融资规模虽然整体有下滑,但市场也仍在继续向前,企业如果在该阶段抓住机会,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上行时,可能会成为最早跑出去的那一波。基于此,企业在该阶段融资时应注意风险识别和规避。

  “首先在前期立项阶段,企业在资本运作之前须对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储备做保护,二关注协议签署阶段的风险,比如股东协议中的特殊殊股东条款,中后期财务投资人的特殊权利,回购、对赌条款等。”陈倩思说道。

  IPO 路径新选择

  聚焦于股权融资市场,今年上半年,监管层明确对主板申报企业的行业要求。

  8 月 18 日,证监会在发布的《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中对股权融资节奏收紧传闻回应称,将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

  此举对部分企业的资本化布局和 IPO地点选择产生了影响。

  申万宏源业务总监孙奥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二级市场整体情绪偏悲观,该情绪进一步传导至一级市场。资本市场的有限资源正向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倾斜,部分不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上市将更加困难,不过,当前北交所的相关政策有望对企业的资本运作行为形成鼓励。

  “当前北交所出台了较多利好的政策,很多原先想上创业板、科创板的企业也有意愿改道去北交所,我们预估可能北交所会有一段时间的红利期。部分企业可能担心北交所的估值、换手率等问题,但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问题会得到改善,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及板块定位等,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孙奥指出。

  金杜合伙人胡一舟也认为,早期北交所的定位在于专、精、特、新,通常是指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制造业企业,但现在基于窗口期,对于行业的限制放宽,审核上也更具包容度,与衣食住行、消费类相关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北交所。

  “我们认为,短期内北交所可能会是A股市场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同时我觉得港股和美股也可以考虑,港股市场以专业投资人居多,对企业的质量、规模具有一定的倾向,对于规模相对较大、已经有一定市场体量的企业,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美股在今年下半年也逐渐活跃,在多方积极推动下,中概股退市风险得到缓解,对于不满足 A 股上市条件,在规模上又不符合港股市场喜好的企业,中短期可以考虑美股市场。”胡一舟表示。

  (作者:杨坪 编辑:朱益民)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