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与柜员的新烦恼:银行卡“非柜”交易限额调低频现,便捷用卡与风险防控难平衡

2024-05-23 10:18已围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 实习生郭聪聪 北京报道

  “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账户可能存在风险,为保障您的资金安全,您在我行的非柜面业务暂时无法办理”。近日用户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吐槽,突然收到了这则银行短信,单笔限额50万元,单日限额100万元的Ⅰ类卡,被银行调整为单日限额1000元了。

  银行卡突然被通知限额的情况并非个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银行卡非柜面渠道的支付额度被下调。比如,原本1万元的日转账额度被强制下调为3000元、1000元,甚至存在额度被调为500元的情况。

  银行工作人员称这是由于银行为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打击洗钱行为,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当账户交易行为触发了银行风控系统预警机制,个人的非柜面渠道交易将被受限,个人可持有效证件至银行网点解除限制。

  Ⅰ类银行卡“非柜”日限额下调现象频发

  所谓“非柜”交易,就是不在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关支付、快捷支付、销售终端(POS)、自助柜员机(ATM)等办理的业务。

  “由于账户资金流动频繁,银行把我的Ⅰ类账户额度调低了”,有储户反映,经与相关银行联系后得知,个人借记卡“非柜”交易日限额的下调是由于交易频繁而被银行系统标记成为了异常账户。

  多家银行系统通过在系统中植入反诈模型与反洗钱模型来检测储户账户的异常情况,一旦触发了银行的反诈、反洗钱的模型风控,储户的借记卡将会被标记为异常账户,异常账户会依据严重程度而被采取调低“非柜”额度、“只收不付”等措施。

  此类下调额度的事件中,各银行仅对储户借记卡的“非柜”交易的日额度进行了限制,柜面交易额度不受限。多名网友表示,收到限额通知太临时,难免对日常交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际上,银行卡“非柜”交易额度下调,与银行落实对个人银行账户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相关。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大银行相继发布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服务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的公告,这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打击洗钱行为。

  比如,去年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关于调降部分客户网络金融渠道交易限额的公告”。公告称,“近期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为保障客户账户和资金安全,落实监管规定,我行会陆续对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进行调整。”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邮储银行青岛分行、青岛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曾发布过分类分级管理个人客户“非柜”交易的公告。

  各大银行对于分级分类管理的标准略有差异,往往是依据账户的历史使用情况进行风险判断。当出现个人信息不完善的账户、资金交易频繁且流水较大的账户、卡内余额较少、交易较少甚至不交易的账户,更容易触发银行风控预警。对此,银行会采取包括调低“非柜”交易限额、暂停“非柜”业务等措施。

  两难处境:储户吐槽恢复额度不便,柜员称压力大

  面对此情况,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储户可通过核实身份后解除风险限制,但解除风险的过程并不便捷。

  21记者以用户身份拨打了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官方热线,客服称面临储户出现限额情况,暂不支持手机银行APP申请风险解除,储户解除限制应到银行营业网点线下办理。

  由于不同银行、不同地域的营业网点的解除流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储户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就可办理,但部分地区银行还需要提交户口簿、工资流水、反诈中心审查证明等证明材料,或是线下填写尽调表。储户可能因对所需资料不了解、准备资料不齐全而不能一次性办理成功,无形之中增加了储户解除风险限制的时间成本,造成了储户的不便。

  就有储户吐槽到,储户因给涉嫌诈骗的亲戚转了800元钱,名下所有的卡都被反诈中心停了,银行柜台需要反诈中心的审查证明才可以解禁。

  对此,银行柜员也称“亚历山大”,一面是银行的监管机制,一面是着急恢复限额的客户,银行工作人员在中间“夹板气”。“现在是问责制,谁开卡,谁审核,谁负责。只要开卡人员涉案或出问题,经办人不仅会被公安局约谈,还会暂停所在机构的开卡权限”。某一线柜员说,“每天都能听到营业室里客户的谩骂、投诉以及威胁销卡销户。”

  河北某银行柜员向记者透露,“反诈、反洗钱的模型虽然存在误判率,但在银行待久了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情况能够准确锁定了风险行为。我见过快进快出、频繁倒账的人最终以诈骗被捕,见过险些因刷单而被骗的人保住家产,也见过利用银行卡搞杀猪盘、虚拟货币的人最终落网,这都是分级分离管理的功劳。”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