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蒲:媒体融合是必由之路 坚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
讯 11月3日消息,黄埔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于11月1日至4日在广州召开,论坛主题为 继续扩大开放 共享经济发展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出席并发言。他指出,作为报业集团,始终坚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报纸的本身确实盈利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必须要开新元。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 杨清蒲
杨清蒲表示, 媒体融合是必由之路,不走也得走,关键是怎么样走?现在我们大概走在什么状态?第一,在内部上做这些,第二,我们考核机制,内部的纸媒和新媒基本上打通。第三,新闻+,往这条路走,走到社区。
黄埔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共同主办,由广州市政府新闻办、黄埔区、财经杂志共同承办。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作为社长,对国际媒体到底怎么样看?
杨清蒲:在论坛开始之前,有一个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晚上还能睡觉吗?媒体的转型压力非常大,我说如果你放不下,晚上睡不着,无数的问题放在你面前,媒体的转型。作为一个报社集团的领导人也好,负责人也好,可能最大的能力、最强的素质就是抗压能力,没有抗压能力就无法往前推动工作。在这里,我也简要做一个广告介绍,刚才由于这位老师对广州日报情有独钟,给予我们有很高的评价。广州日报是一家地方报,改革开放之后它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报,它曾经开了报业改革发展的很多先路,是中国国内第一家报业集团。曾经是我们把报纸的影响力做大做强,做到自我发行,报纸最后的时候,我们是有一个一百版,对照着后报时代。广告量、广告收益也是媒体应该说最高的之一。
目前,还保存着一些领先的地位,在报纸的评价、对纸报的评价,广州日报在全国影响力是排第二。在媒体融合力传播指数,包括新媒体,广州日报排第三。曾经我在两会当中向李希书记做过这个汇报,他很惊讶,他说哪里来的?我说这是人民网数据研究院每年发布的一个结果。广州日报2018年的品牌价值达到375亿,在全国报业界也是走在前列。
主持人:375个亿在地方报业集团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我也知道你们在90年代所做的市场改革,其实给你现在转型奠定了很好的资本基础。我还是想联系到今天的主题,媒体眼中的世界和中国,你觉得现在有三百多亿的资金,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你推进,比如说广州日报对世界的报道,比如说国际报道,或者说是对内容的投入,特别是对编辑部的成本,这是中国媒体现在面临比较大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广州日报的秘密?
杨清蒲:刚才讲375亿是我们的品牌价值,并不是我们手里有这么多现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州日报怎么样来发挥地方单位的作用,怎么样转型,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么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是报纸怎么办?怎么办好报纸?报纸还要不要?现在有些地方,我们去东方早报已经是澎湃新闻,我们还要不要,怎么办?这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根据我们的情况分析,办好党媒、广州日报,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怎么样办?和原来的办法不一样,原来是新型都市化的报纸,立足于办经济、精品报纸,精品的专栏、专辑,昨天晚上搞了一个广州之夜,广州创新英雄会,应该说反响不错,这是从今年四月份陆陆续续对广州44位各方面的创新英雄进行报道,不断地宣传,形成品牌、影响,说明传统的媒体影响力非常大。第二个,把评论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做,新媒体有网络、报纸,怎么样定位?快靠移动端,所以新媒体第一时间在移动端放。然后做到全,最后看这个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后面的分析原因是什么,这时候我们靠报纸。
主持人:你们大概每年会派多少记者,比如说有机会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报道国际新闻、报道世界?
杨清蒲:毕竟是一家地方报,一般的地方报不会派记者到外面去,虽然是一个地方报,自己的定位在定在全国性的报纸,因此国际上的重大新闻、事件、赛事,我们都会有记者出去,而且在做广州的宣传,我们这方面的报道不遗余力。包括去年广州花城,我们到德国、法国去做推荐。我们还有一家报纸是一个纸报,依托于 一带一路 的建设,是唯一一家英文报纸,所以广州日报应该在这方面继续拓展,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广州日报今年或者明年有没有什么比较大的举措?
杨清蒲:关于经营方面我们这样看,一家报纸如果没有经济支撑,办不好,办报纸要靠人才,没有这种良好的待遇和环境,这些人才留不住,好在我们广州日报经过多年的市场化的经营,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不然仅靠这个,难以维持,我们坚持三个理念:第一个,坚守。一定要坚守新闻理念,把新闻做好,把产品做好。第二个,创新。媒体融合是必由之路,不走也得走,关键是怎么样走?现在我们大概走在什么状态?第一,在内部上做这些,第二,我们考核机制,内部的纸媒和新媒基本上打通。第三,新闻+,往这条路走,走到社区。现在有一个社区一家通,在全市140多个街道,已经进驻到120多个街道,覆盖到千家万户,这些人把有所有的服务带起来,把这个做起来。目前这个项目大概有三千多万的营业收益,利润大概有一千五百万。第三个,拓展,卖新闻产品赚钱,这倒很理想,目前做不到,我只有靠多元化的经营。报社的房地产是很大的市场,往教育、健康、养老这些产业拓展。
主持人:杨社长,你刚才特别提到有关于人才的问题,现在很多的记者称自己是新闻民工,看能不能说一些什么?
杨清蒲:作为报业集团,始终坚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一批人才,报纸不可能办好,这是基本的原则,但是面对的挑战非常巨大,我想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给大家增加收入,去年我来到报业集团,给大家增加20%左右的提升。但是有一个记者问我,原来我是在纸媒干,现在又叫我干新媒体,增加了一半以上的工作量,为什么不给我加一倍以上的工资?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时代变了,生态变了,在一个队伍、多个战场进行战斗,因此你的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但是我们想办法,报纸的本身确实盈利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必须要开新元,在不同的非报领域增加收入,来提高大家的收入。
搜索
图文推荐
- 疯狂!“大牛”财务造假
=$bqsr['classname']?>2024-12-22
- 华尔街点评10月非农:不影
=$bqsr['classname']?>2024-12-22
- 顺德农商银行原董事长姚真
=$bqsr['classname']?>2024-12-22
- 视频|杨德龙:股神巴菲特为
=$bqsr['classname']?>2024-12-22
- 一字跌停,“妖股”崩了!
=$bqsr['classname']?>2024-12-22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