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等部门密集调研经济形势 促投资政策呼之欲出

2018-11-01 10:06已围观

上海证券报 周子勋

鉴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一步及外部环境变数在增加,我国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表现在微观层面,便是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一定的困难。纾困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成为当前稳住市场信心、解忧市场焦虑的有力突破口。为此,多部门、多地方正协同发力加码民企支持政策,证券交易所也在积极研究推出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上交所、深交所已分别发行纾困专项债规模为8亿元、10亿元。中国证券业协会亦发文称,将推动11家证券公司设立的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已取得实质进展并进入实操阶段。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发布了对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优化股票发行与并购重组制度等存量制度优化改革新政的计划。上周以来,一系列促进险资入市的政策文件相继落地。 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产品 周一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完成登记手续,成为保险业首只落地的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专项产品。

这一系列具体政策落地,对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意义。而从宏观政策上看,为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眼下正从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有效投资、跟进配套改革、扩大开放四个方面稳步推进。

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服务性消费逐渐取代商品性消费的主导地位。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为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 2020年)》,提出要完善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支持措施。差不多同时,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宣布开展督查工作。这些是我国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必要举措。

增加有效投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也是让企业运转起来并获得利润,增加居民工资收入和促进消费增长的必要条件。进入四季度,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及多地都在密集调研把脉经济形势,致力于稳投资,以力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投资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基建投资增速下行拖累,1至9月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滑至3.3%。下一阶段,稳投资将瞄准补短板精准发力,包括促进有效投资等政策已呼之欲出。

为激活企业生产活力,经过四次降准,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预计全年降成本1.1万亿元以上。目前货币增速稳定,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虽有所回升,但除去统计口径的调整(计入地方项目债),实际增速呈下降趋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揭示出了值得注意的信号:一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表明目前信用环境依旧偏紧;二是新增信贷增速高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反映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不够畅通。为提升货币政策的效果,下一步迫切需要用改革来减缓或消除货币传导机制中的障碍。诚如专家所言,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打通 中梗阻 ,需要考虑在两个方面抓紧调整:一方面,建立表内、表外的合理监管机制,在风险可控、符合监管的前提下,通过保留合理的表外融资部分,为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利用风险价格工具,平衡好增加资金投放规模与有效控制风险间的关系,以使信用良好经营正常的中小企业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末端真正的受益者。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将海南全岛建设为自由贸易港。海南全岛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是此前获批各自贸区总面积的26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拟建设的自贸港。海南无疑会是今后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热点,我国的对外开放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度。而在应对全球经贸格局变化的行动中,我国目前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7个自贸协定,并正在与27个国家展开12个自贸协定的谈判或升级谈判。将于本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给世界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

【作者:周子勋】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