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老龄化困局?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是唯一出路

2018-10-31 11:09已围观

《2018年度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元年报告书》: 如何化解中国老龄化困局? 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是唯一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洁雪 深圳报道

距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两个多月后,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也于日前顺利拿到 准生证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愈来愈多养老目标基金上线,投资者将获得更丰富的投资选择。

养老目标基金积极推出的背景,是我国愈加严峻的老龄化现状。

10月17日, 四新经济 的挑战与创新 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8年会 财富管理论坛上,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出品的《2018年度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元年报告书》子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正式发布,该报告推出的初衷,正是为了探讨老龄化这一重要的社会共同命题。

在《报告》第一章中,我们探讨了老龄化进程位居前列的发达国家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对于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则对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海外发达国家的养老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的养老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在第三章中 ,《报告》对中国养老金体系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尤其是养老第一支柱的收支缺口和第二支柱的低覆盖率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强调了在当前时间节点建立养老三支柱模式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最后,《报告》探讨了公募基金如何助力第三支柱发展的现实问题。

中国面临严峻的养老形势

在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化现象之际,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有哪些特殊性?

《报告》提到了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国总人口数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这意味着,在达到一定顶峰之后,中国人口总基数将下滑,但老龄人口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中国老龄化程度将不断上升;第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低生育率国家,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第三,中国老龄人口占比将在30年后翻倍,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 第四,2017年中国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位于全球中游,同期美国人均GDP为6万美元。在老龄化比例不断飙涨与发达国家接近的背景之下,中国人均GDP的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中国养老问题面临的最大障碍。

在养老压力如此严峻之下,中国的养老体系却逐渐开始难以支撑。

《报告》指出,一方面,养老第一支柱的收支缺口不断扩大。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入较2013年增长了88%,但支出激增了104%,收入增速远不及支出增速。2014至2017年期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各年度增速均保持17%以上,且增长势头并未出现减缓迹象。结合我国GDP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增速基本呈现逐步走低的态势,GDP增速与养老金支出增速的背离显示养老金支出的高增长难以维系。

另一方面,养老第二支柱发展陷入瓶颈,低覆盖率问题难以突破。其中,企业年金近两年增速大幅减缓,而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强制补充保险,覆盖范围仅限于不到4000万的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者相加之下,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约在6000万人左右,仅占第一支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15%,覆盖面非常有限,未能形成对第一支柱的有效支撑。

建立三支柱模式迫在眉睫

参考国外经验来看,建设养老三支柱体系是养老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报告》指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养老金体系均为三支柱,但其中澳大利亚的养老金体系主要依靠前两个支柱,其它两个国家则更均衡地发展着第二、第三支柱;而法国和日本养老金体系则以依靠第一支柱为主。从后期发展来看,采取三支柱模式美国和英国养老体系呈现出更健康的壮大趋势。

不过,三支柱养老体系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第一支柱支持力度不够大,第二、三支柱覆盖率不够广,不仅不能很好地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退休生活,也不能很好地保证整个社会的退休后生活水平。

虽然三支柱体系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单一发展第一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并不可持续。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不仅有可能给一国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可能降低人民生活福祉。而第二、三支柱不仅可以减轻此负担,还可以补充第一支柱发放的养老金,更好地保障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从而有效地弥补上述不足。由此可见,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支柱中的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的个人自愿养老金属于补充养老金范畴。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验看,补充养老金在个人养老保障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公共养老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结合国外的养老体系建设实践经验和我国养老第一、第二支柱的现实问题来看,《报告》认为,我国建立养老三支柱模式迫在眉睫。

公募基金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过程中,公募基金应该发挥什么角色?

《报告》指出,公募基金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类养老金管理的主力军。目前第三支柱刚刚起步,公募基金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上大有可为。

从1998年到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走过了20周年。这20年来,中国基金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制度设计、严格的行业监管、大量的人才储备、丰富的投资经验。

然而,中国公募基金的20年也面对着许多新问题:首先在过去10年里面,权益类产品的年化回报率达到了16.18%,基金是赚钱的,但基民投资短期化,频繁变换投资产品,往往不赚钱;其次,权益类产品,2007年是2万多亿的规模,但现在行业规模达到12万亿的时候,权益类产品的规模不升反降;再次,基金业绩评估短期化等。

海外经验证明,养老金规模大,投资时间长,对权益类投资比重配置较高,投资管理业绩考核长期化,这些都将有助于化解中国公募基金面对的许多问题。

《报告》指出,养老金有望为公募行业带来新机会。从国际经验表明,养老金的发展将推动基金行业崛起,为基金行业带来发展红利。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 杨颖桦)

【作者:李洁雪】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