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极点构建空间发展格局 大湾区互联互通按快进键

2019-02-26 10:42已围观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潘展虹 发自广州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个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大湾区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城市群呼之欲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领头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生产要素的开放正转向市场体系的开放, 粤港澳大湾区将探索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由此建成的现代化制度,将形成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大极点构建空间发展格局

放眼全球,湾区代表海洋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世界上60%的经济总量产生于沿海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这里拥有全国0.6%的土地面积,4.9%的常住人口比例,创造了接近全国13%的经济总量。

在空间布局上,《纲要》指出,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

这三个关键极点,不仅包含大湾区的四座核心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也恰好呈三角形分布。极点发展不仅将带动湾区其他区域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还将通过拉动周边区域发展,支撑起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王福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位于珠江口东岸的香港和深圳组成大湾区的第一个极点。两地2018年度GDP相近,香港为2.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深圳为2.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在 三极 中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同时,香港作为国际转运港口,以其长期在高端服务业上建立的优势,可与深圳在高新产业及科创上具有的领先位置互补,为大湾区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国际化提供重要推动力。

珠江西岸的珠海和澳门组成第二个极点。这一极点更多定位于旅游休闲与会展博览中心。《纲要》强调,澳门要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同时为珠海发展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提供重要基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缩短了珠江口东岸城市与澳门、珠海之间的距离,旅游交流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广州-佛山极点,位于珠江由河入海的河口位置。这两座中心城区相距不过30公里的城市,早已被地铁连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广佛产业具有高度互补性:广州第二产业的优势产业为汽车、石化和电子信息技术,佛山优势则在装备制造业,这为两地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

大湾区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可推动湾区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福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整个大湾区规划中,城市作用的发挥必须要结合其具体功能,互补发展、协同发展, 各个城市的不同功能进行互补型发展,从而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大湾区成为功能齐全、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 。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世界顶级城市群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

粤港澳大湾区自知短板何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时表示,与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最大。 如果科技创新能力赶不上,很难可持续地提高竞争力。

《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摆在仅次于建设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的位置上。撬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支点,就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

2018年8月,广深科创走廊延伸至港澳,从 前店后厂 转向 前脑后市 ,进一步推动三地科创合作,效果渐显。其中,大疆创新、奥比中光等初创企业进化成全国独角兽。数据显示,目前,粤港澳高校本科合作项目接近190项,广东高校及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立项建设达78个,一批平台载体如南沙资讯科技园、深港产学研基地等陆续投用,推动三地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前脑后市 还不够,大疆们不够多,是因为制度性壁垒还没被打破。 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万陆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纲要出台后,要将粤港澳科创连为一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例如,资金过境、税收平衡、人才往来等影响高端创新资源要素流动的系列问题,现在就摆在跨境科创面前。

持续推进建设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大湾区距离建成国际科创中心还有多远?答案或在创新要素能否充分自由流动。

《纲要》为此给出了具体指引。人才方面,研究实施促进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在资金跨境使用方面,支持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允许跨境使用。 就是要打破行政性垄断、消除地区、部门分割,最大限度开放人员、资本、实验室器材和信息资源的流通互动平台,以此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原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克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有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合作机制,才能使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纲要》还特别对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有明确指引,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互联互通按下快进键

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是重要前提之一。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陆续开通,三地市民用脚步为交通基建投票。数据显示,2月7日大年初三,超过10.4万人次经高铁西九龙站进出香港,超过15.9万人次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分别打破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此前创下的出入境人次纪录。

除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大湾区珠三角九个城市之间也在加速连通,多条过江通道如黄埔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虎门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开通或陆续进入建设阶段,为 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 提供有力支撑。

《纲要》发布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将被按下 快进键 。

《纲要》明确,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对此,广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设施 硬联通 建设,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运营管理和机制安排,建成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加快粤澳新通道、新横琴口岸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宝安机场扩建、珠海机场扩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前期工作,加快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曾有声音质疑,大湾区内是否需要这么多机场? 大湾区内空间不算很大,里面大大小小的机场就有7个,密度非常高,因此需要各个机场互相协调分工。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胡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从全球角度来看,大湾区机场的航空流量相当高,作为机场群考虑整体流量是非常科学的,同时也要避免机场之间的资源内耗。 例如香港、深圳、广州机场的客源多为重复,要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助力形成世界级机场群。

此次《纲要》明确定调大湾区要建世界级机场群,具体包括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等。此外,《纲要》还提出,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有学者建议,大湾区内还缺一个全货运机场。 大湾区物流量大,通过全货运机场可满足货满即飞,不需迁就客运,提高物流速度。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郑天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全货运机场可在广深之间建立,满足大湾区发展。另外,他认为澳门机场需新建或扩建,才能实现澳门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澳门机场在市区内,受限于空间、跑道长短等,航班多数只能飞往东南亚等国家,无法直飞葡语系国家。

制度创新形成合作红利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巨大发展机遇,也面临多种挑战。

大湾区的特殊性在于,这是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个特别行政区,三个特别关税区,十一个城市范围内 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不同制度的存在给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提供了可能,但如何尽快地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以形成合作红利,是目前三方需要继续解决的创新性难题。

大湾区发展,更主要是靠制度创新。 王福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以前的开放,更多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型开放;现在的开放,更多是规则制度型开放, 在这种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向国际先进规则体系和先进制度学习。

《纲要》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 放管服 改革,完善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同时,在推进投资便利化上,要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等。

在金融制度创新上,《纲要》也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投资也将迎来制度红利。根据《纲要》,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作者:王心昊 潘展虹】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