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中国居民实现资产国际化配置

2018-11-21 10:33已围观

目前中国居民的资产过多地配置在房地产,可选的金融产品少、国际化程度低,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居民的资产总是要进行国际化配置的,独具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月20日,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主办,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金融工作局支持的亚洲金融智库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中国广州召开。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做了如上表述。

巴曙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 一二三四 (即一个国家、两个体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 三套监管体系、多个监管主体 的特征。在不同金融监管体系下,不同金融市场形成了金融业态发展程度各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多元化制度优势,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亚洲金融智库也在上述大会上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年度)》(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分别以 金融+科技 金融+服务 金融+产业 为特色,金融综合服务业是城市群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与此同时,配合 科技驱动、一体化物流支持和现代旅游业+ ,金融的发展是湾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0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空间分布从香港的 一城独秀 ,发展到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为核心集聚城市的 中心-外围 结构。香港金融集聚中心的功能主要分散到了深圳与广州,形成了3个城市辐射其他城市的效应。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金融市场领域的融合日趋成熟,其中,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流通机制已覆盖居民与企业基本的金融需求,未来,要以大湾区为整体、充分利用珠三角与港澳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能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提供 试验田 与 安全垫 的作用。

在巴曙松看来,国际货币的进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早期是靠贸易计价,也就是出口使用人民币,如今这一占比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下一步就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或者国际投资者能够更便捷的投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运用。

粤港澳大湾区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先行先试,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便捷程度,或者鼓励国内居民持有境外的金融资产。世界其他地区的居民要配置海外资产必须熟悉别国完全不同的法律、监管、账户制度、交易清算制度等等,但是内地居民通过港澳,交易成本就低很多,这是大湾区独有的优势。 巴曙松说。

对冲一部分市场风险

除了外汇与人民币跨境业务,大湾区内实体融资需求及其对外资的独特吸引力也带来了债权市场的融合机遇。

报告认为,大湾区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香港离岸市场的境外资金将是境内资金成本较高时境内企业基建融资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大湾区不仅有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还有香港作为国际投资者布局中国资产最为熟悉平台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对外资的吸引力所在。

数据显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 引进来 走出去 逐步加速。比如,截至2018 年初,有超过10家港澳银行的约30家分行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设立分支机构,占广东省外资银行网点总数的56%。

港澳和内地的资金融合目前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规模也很有限,而从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内地的银行业已经足够发达了,实际需要的是直接融资的渠道,支持创新、支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渠道,以及绿色金融等新的金融服务形式,所以需要对现有的制度做一些创新。 巴曙松说。

巴曙松建议,现有的国内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服务业创新提出的金融需求,港澳有这样的服务能力却因为资本管制、行业准入进不来,指定大湾区里面某一地区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动,但须核定一定的额度和比例,且鼓励资金流向新的渠道、产品和金融合作方式。

巴曙松认为,在单一的金融监管体制里很难做到既对区域运行风险保持比较强的控制能力,又对外开放,但是在有三种不同的监管体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实现可控的国际化。

巴曙松进一步分析道,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配置人民币资产的规模在持续大幅上升,他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判断、风险收益偏好,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市场波动过大的风险。

报告建议,未来,针对三地不同关税区和货币区,应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 协同发展,促进大湾区跨境监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跨境业务产品监管合作,强化创新业务产品监管互鉴,建立跨境监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强化反洗钱合作,完善区域性风险防范机制。

【作者:冯芸清】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