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固定投资增速目标或瞄准6%

2024-03-13 08:18已围观

2月2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3%,尽管增长较往年出现小幅回落,但考虑到投资基数的庞大,数值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已难能可贵。

从投资结构上来看,2023年,我国制造业投资仍保持6.5%的客观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达10.3%。这与近年来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相符:投资热门正从房地产开发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新动能领域增长较快。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情况 图源:Wind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情况 图源:Wind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正从投资型转向消费驱动型,但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有效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的背景下,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多地区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上也明确强调,要“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作用”。

2024年作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处在低谷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能否实现回升?基建投资能否继续增速?产业投资高端化趋势又能否持续?这些都对投资能否发挥“关键作用”产生不小的影响。

多名经济学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预测在6%左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密集利好政策下,降幅有望得到明显收窄。国内经济与外贸环境的好转,将托举制造业投资增长。新一轮万亿国债下,基建投资对民生等短板领域的倾斜,有望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维持增长态势。

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担忧,则更多是重复投资等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必然,但‘一窝蜂式’的投资已经造成了当前部分产业产能的过剩。”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说。

固投增长目标应在6%左右

仅从增速上来看,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稳定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而2013年至2021年的年均增速达9.4%。

这在地方表现较为明显,近些年投资乏力的省份数量明显增多。数据显示,2023年,31个省区市中有9个省份投资出现负增长,2022年有8个省份,而2021年、2020年均仅有3个省份。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下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需与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相配合,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在保持6%左右的增长,而其中最需要有所作为的是对信心与预期的提振。

当下“中国经济应加速向消费驱动的观点”在市场颇为流行,但目前的经济环境不能仅重视消费而忽视有效投资,只有由投资和经济活力支撑起来的消费才是有可持续性的。

贾康特别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信心与预期的不足。因此,必须夯实经济基本面,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机会,增加百姓收入,配上社会保障,进而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8%,远低于2020-2022年50.5%的平均贡献率,亦低于疫情前2017-2019年37.2%的平均贡献率水平。报告表示,尽管消费是2023年经济的最大亮点,但收入增长放缓、资产价格下跌、居民预期转弱、消费意愿不足等问题明显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发挥“关键作用”的投资增速为何会出现放缓?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其投资增速下降较多,拖累整体投资增速,是投资增速下滑的结构性原因。

“此外,新旧动能转换期间,新动能快速成长,传统动能回落,但由于新动能体量有限,暂时没法弥补传统动能下降带来的缺口,导致投资增速下降。海外需求下降、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地缘政治关系因素的影响,也对投资增速构成影响。”伍超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另外,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投资的主体中,民间投资比例接近九成,这决定了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而受限于国内外经济环境,2022年和2023年国内制造业利润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增速放缓还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体量不断增大等方面有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补充道,全球市场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但不断增长的庞大基数,也是增速有所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投资增速或将明显好转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能否重新提速,在关键的2024年发挥“关键作用”?

对此,张奥平认为,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好转,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有望收窄至3%左右。

张奥平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向,中央已经提出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而去年年底重启的抵押补充贷款(PSL)规模可能远不止3500亿元,这将向房地产行业提供当前急需的资金支持。

“而在制造业投资方向,市场对美国降息的预期与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中央提出的‘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从内外部推动需求回暖,进而推动制造业利润改善,投资增速回暖”。

张奥平还预计,基础建设投资方面,随着一揽子化债工具落地以及中央和地方债务结构优化,地方融资条件将逐步改善,中央财政对基建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加大,基建投资将得到保障。“特别是2023年末,中央财政新增的1万亿元国债将在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发挥重要作用”。

实际上,自“三大工程”在部署2024年经济活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反复提及后,已被业内视为助力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也曾明确表态,要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而据相关媒体推测,“三大工程”年均投资或在1.2万亿元左右,目前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将加快项目落地,强化配套措施。

此外,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强预期,国际需求也有望得到回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达到3.3%,高于2023年增速2.5个百分点。

基建方面,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向社会发布《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重启此前暂停的PPP项目,民营企业纳入基础建设投资,进一步拓展基建投资资金渠道。

尽管有着诸多利好政策,但仍有部分新老问题有待解决。因此,伍超明认为,在化债压力较大背景下,要想保持经济增长,主要抓手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大经济结构转型力度,挖掘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奥平则提醒道,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虽然是各地区的重要事项,但应该避免“一窝蜂式”的投资。“目前光伏、储能等产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迹象。”

“最根本在于方向感、希望感、安全感的确定,”贾康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信心与预期的不足是关键。具体行动上,就是落实中央政策,促进公平竞争,保卫公平环境,纠正侵犯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对社会上违反“两个毫不动摇”的错误议论,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予以批驳。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