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日趋“短链化”,中国在当中处于什么地位?
世界动荡的局势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区域化、碎片化的趋势。
近年来,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和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争斗升级,这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迎来动荡和重组。
11月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论坛上,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表示,世界动荡的局势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区域化、碎片化的趋势,并导致全球供应链日趋“短链化”。
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也称,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对多年以来运行良好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施加强力的行政干预,迫使全球供应链走向了短链化、在地化、友岸化,甚至本国的自给自足。他们采取的政策和做法,不但违背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的原则,也严重背离了WTO的多边贸易规则。易小准认为,不开放就不会有发展,封闭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各主要经济体都需要理性地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要防止落入“泛安全化的陷阱”。
而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其韧性和安全水平反映一国经济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对现代经济体系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样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在上述论坛上发布的《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在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指数方面,中国排在第二,仅次于美国。具体指标上,中国在制造业表现、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人才资本方面暂处弱势,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总体而言,中国产业链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但仍面临挑战。
全球供应链走向碎片化
在论坛上,易小准表示,此前,蓬勃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与其相伴相生的全球供应链,让世界享受了长达三十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超长景气。以关贸总协定和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底层的支撑。此外,世贸组织的约束性,以及它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也为全球供应链的扩张提供了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政策环境。
但经济全球化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就逐渐退潮。而全球疫情和地缘冲突进一步暴露了全球供应链存在的不足和脆弱性。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严峻风险挑战,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发展趋势明显,既有市场分工体系受到冲击,“脱钩断链”行为频现。
对此,必和必拓(BHP)首席商务官潘文怡表示,后疫情时代,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即国家和企业应该要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和自给自足,同时还有人提到了制造业回流、近岸外包、增加库存、建立冗余等措施。这些想法在理论上看起来似乎合理,但是实际上将大幅增加供应链的复杂度,拖累成本效益,进而会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
所以必和必拓在不断加深与供应商的合作,这是让其供应链变得更加有韧性的前提。“必和必拓一直都是非常密切地与中国的客户进行合作,包括跟中国的供应商,来更好地减少对于运营带来的影响。”潘文怡强调。
对贸易和投资的泛安全化,并不能改变全球市场竞争的基本逻辑。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跨国公司将不得不在价值观贸易、供应链的泛安全化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之间寻求平衡。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公共与合资企业事务负责人刘云峰在进博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大众汽车集团与合资伙伴一道,已有四十年的深厚积淀。这里已然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将继续携手本土合作伙伴,积极投身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之中,共塑电动出行的未来。”
今年7月,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后者约4.99%的股权,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是过去燃油汽车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现象。除此之外,大众汽车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也先后与中国本土企业地平线、中科创达成立了合资公司。
在进博会上,奥迪中国方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而且拥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的创新速度。为了全面参与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奥迪正在扩大本土研发能力和架构。基于在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奥迪正不断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将继续加大在华投入,深化本地生产和本土创新;依托双合作伙伴战略,奥迪还在创新升级客户体验。
易小准认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风险,主要大国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回归WTO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来共同维护一个开放、稳定和富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
中国产业链韧性指数排第二
维护全球产业链韧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CCG研究撰写的报告《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下称“报告”)在本次论坛上发布。
上述报告显示,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链韧性根据得分可分为若干梯队。第一梯队是排名前十的国家。在产业链韧性指数上,美国排在第一,中国则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瑞典、以色列、法国则分列第三至第十。前十名中,欧美国家5个,亚洲国家5个,数量上平分秋色,亚洲国家的产业发展也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具体指标上,中国在制造业表现、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表现方面优势明显,但人才资本方面暂处弱势,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本构建起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排在世界前列,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有全世界70%的5G基站,全球三分之二的高铁在中国,全球十大港口集装箱最大的十个港口中有七个在中国,所以我觉得,中国处于价值链供应链中心位置,仍被跨国公司所青睐。”王辉耀表示。
中国制造业发展在产业链中下游的优势明显,但是在产业链上游仍有发展空间。在人才资本方面,中国位居第七,暂时存在短板。一方面,这与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的排名为第33。另一方面,这也和中国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大相关。
除此之外,上述报告也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两个产业。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研究总监郑金连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我国呈现出了比较好的韧性,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对人才培养和研发投入的重视。2022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跟我们的市场份额是匹配的。但在半导体产业,近些年来,中国投资数量和投资额增加,但企业研发投入还是远远不足,2022年191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研发总投入可能都不及英特尔一家公司的投入,所以这也给我们产业链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忧。
搜索
图文推荐
- 免签国家范围再度扩容上市
=$bqsr['classname']?>2024-12-26
- 岚图汽车卢放:用户本质上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英伟达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长安期货范磊:增产推迟地
=$bqsr['classname']?>2024-12-26
- 苹果季度营收超预期,但大
=$bqsr['classname']?>2024-12-26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