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一带一路”建设应加强债务和风险管理

2019-04-25 11:51已围观

“”投融资规模已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央行如何把握原则,衡量利弊?

4月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介绍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进展及下一步举措。他表示,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开放、市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易纲强调,投融资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市场主体和资本金约束,合理设置投融资结构,有效管控风险;也要充分考虑一个国家总体债务承受能力,加强投融资的统筹协调,确保债务可持续。

据易纲介绍,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约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机构自主开展的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资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的股权融资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沿线国家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熊猫债超过650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如何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易纲指出,一是遵从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主导,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化运作的需求。资金支持主要以商业性资金为主,尽量减少提供减让性资金,政府性资金主要以撬动私人部门投资为主。“也就是说,私人部门投资为主力,政府资金只不过有一点杠杆作用、市场导向作用,整个资金动员和运用都是市场导向、市场推动,以私人部门资金为主。”

二是多方互利,共同参与。易纲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全世界,沿线国家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中心等,都可以在“一带一路”投融资建设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参与、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凝聚合力。

三是要加强债务和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易纲指出,应该客观、全面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如果债务的增加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的减低,这些都是有利于共同发展指标的运行和改进,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投资可以产生新的现金流,增加一个国家的经济偿还能力,这样的投资就是可持续的。

四是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发挥开放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作用。易纲认为,特别是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开放能够有效动员长期资金的参与,并且缓解货币错配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

五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欢迎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支持并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使更多的项目对于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更加绿色,充分发展并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易纲指出,在这一项举措上,也应该进一步加大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让金融信息、碳排放和减排的数据更加透明。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