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通报三起投资统计违法案件 涉冀吉琼三省

2018-11-30 15:00已围观

作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统计违法案件曝光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国家统计局11月29日通报了三起典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违法案件,涉及河北、吉林、海南三省份。

根据通报,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执法检查的3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存在统计弄虚作假,36个项目2016年1-12月或2017年1-9月本年完成投资数据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很高。地方有关部门、园区、街道(乡镇)编造虚假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投资统计数据现象突出。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检查的3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32个项目统计造假作假,比例高达97%,存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指令报送、代填代报统计数据的违法现象。其中,22个项目2017年1-12月,10个项目2018年1-3月本年完成投资数据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很高。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还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拒绝、阻碍统计执法检查。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执法检查的28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4个项目统计造假作假, 2017年1-12月、2018年1-3月各有12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数据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很高。同时,存在个别部门代填代报统计数据的情况,执行统计制度不严格。

国家统计局称,已将上述案件移送省委、省政府,予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企业、项目单位的行政处罚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分处理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开。

固定资产投资是引发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主要来源,过去十余年以来,这一数据的可靠性一直备受质疑。一个重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以投资项目为主,采用形象进度法统计,即根据项目投资额和项目进度来估算当期完成的投资额,主观判断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随着各级政府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纳入考核目标,这一指标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

国家统计局自2013年开始新一轮投资统计改革,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投资额计算方法由相对主观的“形象进度法”(例如在建大楼完成了几层)改为依据相对坚实的“财务支出法”,以提升基础数据的质量。

国家统计局称,将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定不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各地方、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要严格遵守统计法,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机构和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做依法依规统计的表率,绝不能知法犯法,不得以任何理由编造虚假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