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执法规范化 行政执法将全过程音像记录

2018-11-17 08:07已围观

(实习记者 陈缘 记者 单玉晓)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活动,有望在中国实现全过程音像记录。包括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内,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国将围绕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项重要制度。

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

官方消息称,会议要求落实三项制度,分别是:执法公示制度,让行政执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对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执法活动,实现全过程音像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在保证合法行政,守住法律底线。

会议宣示,要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上述三项制度的实施,有“先行先试”。财新记者注意到,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在天津、河北、安徽、甘肃、国土资源部及呼和浩特市等32个地方和部门开展试点,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央深改委会议显示,经过近两年试点后,这些制度将要在全国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推开。

受访行政法学者认为,上述三项制度是中国政府在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创新,期待能为法治环境带来更多改变。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向财新记者表示,要保证群众在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要有具体制度化的措施,上述三项制度抓住了行政执法规范的“牛鼻子”。

比如,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要求全程录像,把执法过程透明化。余凌云分析,传统的行政执法能见度低,往往在领导、公众视野之外,其他人对于一对一执法模式下的具体情况无法清晰了解,有了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后,执法机关是否真正做到遵循执法程序、公正文明执法,通过可回溯性的管理就能检查监督。

实践中,随着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一线执法人员基本都做到执法全程录音录像,不少地区执法实现了“外科手术式精准”。公开资料显示,在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街道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作为终端的指挥平台能够实时关注所有城管队员的就位情况。

余凌云分析,执法公示制度有助于倒逼执法更加规范统一,做到平等对待,实现同案同判,公众也将更具有获得感。

他表示,自己正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容纳所有执法决定的执法平台,更加强化政府的规则治理。公众可以在平台上查阅这些执法决定。“如果执法处理不一致,在大数据下将直接暴露。”

“这只是行政执法公示的1.0,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以如今的公示制度和平台为基础,未来还会有2.0、3.0。”余凌云设想能够建立一个行政执法的平台或搜索引擎,将手头案件输入后,即可显示近几年的相似案例是如何处理及定性量罚的。

余凌云也坦陈,上述三项制度在试点中依然存在问题。比如,在公示材料的选择上,还需要寻求个人隐私与信息透明的平衡点,而且采取公示制度后,中国目前执法统一程度不高的问题将很快暴露给公众。“要在倒逼下促进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甚至全国的执法统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