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展期传闻风波发酵,债权人辟谣后,万科仍遭遇“股债双杀”

2024-03-14 08:02已围观

钛媒体

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有关万科的风波仍未停息。

3月4日,万科旗下多只境内债走低,其中“22万科06”跌超36%,“20万科08”跌超9%,“21万科04”跌超19%。

值得注意的是,“21万科04”下跌19.25%至65元,“20万科08”跌超9%至65.46元,“22万科02”跌超8%至74.07元,均创历史新低,且跌势自上周延续至今。

股价方面亦不容乐观,截至今日收盘,万科A(000002.SZ)股价报收9.43元,跌4.65%,总市值约1125.07亿元;万科企业(02202.HK)股价报收5.6港元,跌7.13%,总市值约668.12亿港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万科“股债双杀”的原因与日前传闻有关。2月28日,有传言称万科正与以保险公司为主的贷款机构商谈非标债务延期,其中与新华资产100亿元的债务展期谈判被拒绝。

受该消息影响,万科旗下多只境内债券出现大跌,甚至有个别债券创下历史最大跌幅。在投资者们唏嘘的间隙,事件的另一当事方——新华资产急忙于3月3日上午发布澄清公告,表明网络上关于两家公司之间的传闻为“不实信息”。

新华资产表示,万科企业系中国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一直与公司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作为一家专业的、负责任的资产管理公司,新华资产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坚决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支持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不过万科方面并未对此进行回应,钛媒体APP从一位知情人处获悉,万科对此未进行回应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新华资产已经发布澄清声明了,万科方面便不再过多回应。

“作为万科的债权人,新华资产先于万科进行辟谣,很大程度上传递出的信息是对万科的信任。债主都不担心会坏账,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看就好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谈到。

公开信息显示,新华资产于2006年5月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是国内首批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公司前身为新华保险投资管理中心,控股股东为新华保险

新华保险2023年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末,该公司有3只产品与万科有相关,分别是新华-万科武汉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新华-万科物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期)、新华-万科昆明债权投资计划(1期),合计的实收投资款约53.02亿元。

图源:新华保险2023年半年度报告

另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截至2022年末,万科非传统融资明细情况表中,来自新华资产的合计借款金额约97.82亿元,借款终止日最早的一笔是2024年12月25日,金额约26.25亿元。

图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图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万科的境内债券余额约为640亿元,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规模为240.8亿元;境外债余额为32.25亿美元,未来12个月内的到期债务规模为12.3亿美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万科到期的境内债余额约为63.3亿元,境外债为12.3亿美元,合计约为150.6亿元。

钛媒体APP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3月11日,万科将有一笔约6.2亿美元(约合46亿元)的美元债务到期,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境外主体分红回补以及银团贷款或债务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以保障按期偿还债务。

在2023年三季度报告中,万科曾指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12.44亿元;货币资金约1036.8亿元,较年初下降24.4%,对于短期债务覆盖倍数为2.2倍。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为14.8%,较年初下降5.7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仍为正。(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