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得起”,让我走进重大

2019-01-01 20:07已围观

我叫moon,报考院校是重庆大学,报考方向为新传专硕,初试成绩380左右。从初试20名开外到复试前十名。

经历一次考研,觉得考研有两种痛苦会让人怀疑起人生。第一种是,差一点儿过初试分数线。第二种是,初试分数线过了,但是复试被刷。虽然我自己都没有经历过以上两种情况,但是周围不少如此的案例,多少还是会觉得挺可惜。

二、心态篇

论起努力程度,大家应该都差不多。除非是上班兼顾考试的,会付出力度大一些,对于其余的考生来说,应该在努力的程度上拉不开太大差距。再者,有人把录取与否之间的悬殊说为是运气,其实我认为不然。与其说为是运气,更多的不如归结为心态。

可能很多同学对于“心态“”两个字不以为然。但是作为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心态其实很能看出问题来。良好的心态代表了对周围发生的情况有一种控制感。这个不仅是工作中需要,而且在学习、生活中也需要。在学习中有良好的控制感具体表现为,知道自己知道哪些知识,更重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哪些知识,并且应该用什么方法掌握未知的知识。能做到这一步,即便在复试的情况中被提问道自己知识领域的盲区,也可以告诉主考官自己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答案,从而向老师展现自己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这个层面,基本就可以做到复试成功过关,甚至高分取胜。

【自身实例】

我在面试中并未知道面试会碰和媒介经营有关的问题,但是当老师提问:“你对这方面有何了解”的时候。我做出了如下回答:通过实际工作,认识到商业逻辑和学术层面的媒介经营是两种思路。首先,在商业领域来说,媒介经营的核心肯定是盈利为先,只有有了钱才能谈发展。不过,根据我的实际经验又发现另外一个困惑,盈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但是什么样的发展算发展?是一步一步把公司做大做到上市?还是需要考虑更多资本以外的发展才算是真的发展?这些都是问题,另外,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和我的从业经历有关)仍然是以资本为目的的发展,这其中牵扯出,例如泡沫经济的问题。这些在商业逻辑之下可能是成功的范本,但是在学界的定位是什么,并不确定。

【自我剖析】

★首先,导师会根据每个人的简历提问,这个考生都已经知道。但是问题在于,大家不知道导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例如我之前就没想过导师会关注我的工作经验,以及和它联系到媒介经营上面来。

★其次,我本人也没有阅读过任何有关媒介经营的书籍。这里相信很多学生和我也一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面试中出现了知识盲区。我化解的方式是什么呢?其实仔细阅读我的答案,会发现我也并没有回答导师的疑问。因为,导师作为学术领域的大佬,肯定心仪的答案是和学界挂钩,但是我只懂业界的东西,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和导师心仪的答案相差很远。

但是在这种时候,我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展现了我的思考过程,这一点起码就告诉了导师,我是个有思考能力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复试的时候,更侧重综合能力考查,但是综合能力由哪些因为组成?大概和思考能力、外语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这些方面分不开。

★很多时候在回答不出来问题的时候,能够体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及思索路径,也是能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当然如果你读了够多的资料,并且能得出最终的思考结果,那就更好。不过前提是,你需要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阅读,以及来critical thinking。

【个人心得】

很多刚刚擦线的同学可能都会很担心自己的初试成绩不占优势,所以在复试过程中过度焦虑,甚至表现出紧张和不自信。如此一来,反而会浪费掉了辛辛苦苦擦线进入复试的机会。个人认为在复试过程中,除了初试成绩可以排上前几名的同学,其余人在导师眼里都差不多,大可不必有担心焦虑的表现。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此时出现一位刚刚擦线进入复试的同学,但是却表现出来侃侃而谈的自信,我相信会给导师更加深刻的印象,分数也会大涨。因为强烈的对比会让导师对你更加留意,所以刚刚擦线的同学也不要过早自我贬低,因为其实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给导师制造惊喜。

最后,祝福每一个考上或者没考上的考生,,都能变美、变瘦,变有钱,也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困惑和想法。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