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议题热透两会 代表建议建立疫苗储备制度体系

2020-05-27 22:03已围观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国疫苗储备体系存在疫苗基础研究薄弱、疫苗储备规模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建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疫苗储备制度体系。

疫苗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也就疫苗研发、投入、安全、应急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疫苗研发以及疫苗研发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调研发现,我国疫苗储备体系存在疫苗基础研究薄弱、疫苗储备规模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建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疫苗储备制度体系。

在2020年 声音 责任 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首席科学官朱涛向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希望国家多进行投入,建立应急疫苗国家实验室;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建议提升新冠疫苗生产能力储备,确定疫苗企业P3车间审批机制。

加强技术平台建设

朱涛认为,应急疫苗技术平台是应对紧急疫情的核心力量。在这类平台上,新发传染病的疫苗可以快速开发并实现一定的生产产能,一般情况下,数百万或上千万剂的产能,即可应对局部的传染病爆发。即使遇到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传染病,这些平台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充,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足够产能,对疾病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朱涛以病毒载体疫苗平台为例称,该平台可以在两月内形成候选疫苗,比如2014年的埃博拉疫苗和今年的新冠疫苗。尽管有多家单位拥有类似的载体疫苗平台,但是大部分没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其中一些核心的技术也依赖进口,比如无血清培养基、核酸酶、超滤膜包等。

朱涛认为,国家需要对应急疫苗开发能力、尤其是快速反应的平台技术给予支持。因为这类技术和平台有时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需要政府托底。

建立应急疫苗国家实验室,也可扩展到应急抗体等生物制品。以国家的科研力量为主,开发核心的技术平台。同时结合优势企业,转化技术和产品,获得经济回报。在有限的优势单位中支持特色平台建设,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委托研发或征用。 朱涛建议说。

骞芳莉也建议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研发平台建设。加强病原学和免疫学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构建酵母、大肠杆菌、CHO细胞(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以及昆虫杆状细胞表达体系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组建 国家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研发中心 。

在上述座谈会上,安康还建议,要加强新冠疫苗规范化生物安全等级,生产车间的审批需要加快。

安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目前仍有疫苗生产企业没有P3级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而各企业前期的研究均是与有P3实验室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将来新冠疫苗大批量生产和供应必须在符合GMP条件要求的P3级生产车间生产,因此加快对疫苗P3及疫苗生产车间的审批和验收事关重大。

据了解,目前国内新发传染病高等级生物安全科研平台数量少。目前国内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简称P3)仅有89个,其中55个为细胞研究实验室;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数量远高于我国,以美国为例,在2011年时就拥有P3实验室1495个,是我国的17倍。

加强应急储备

骞芳莉调研发现,我国疫苗储备体系存在疫苗基础研究薄弱、疫苗储备规模低,品种结构、储备模式单一等问题。

安康以流感疫苗储备举例称,2009年甲流暴发时国家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扩大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力,政府向10家企业分别下达了疫苗生产计划,共795批,1.5亿剂,但是甲流过后我国流感疫苗需求量不足产能的五分之一,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如何解决常态和应急之间的矛盾是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此,安康建议考虑如何补偿企业的研发投入,设立国家专项应急征用资金,完善征用制度,让响应应急做出贡献的企业得到充分的经济保障。

骞芳莉建议,建立健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储备机制,对目前已纳入储备计划的区域性疫情相关疾病的疫苗制品进行常规全年需求量的实物储备,实施疫苗产能储备,免疫规划疫苗实施双产能备份,每个疫苗由2家企业或2个独立车间进行生产,按照年市场需求量150%进行产能储备。

另外,骞芳莉还建议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疫苗储备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明确储备的种类、方式,系统提出战略布局、规划、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完善疫苗研发、生产、流通等储备应急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朱涛也提出建议,必须快速实现新冠疫苗产能,在保障产品质量条件下,采取授权方式生产,有效利用空余产能,并建议国家尽早确定订单或任务,让厂家提前准备生产原材料、耗材、辅料及包装材料。 采购和批签发过程均应提前准备,疫苗通过中检院批签发,就可投入使用。

除了关注疫苗生产、平台建设等外,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在疫苗接种安全方面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去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实施,除了对疫苗违法行为设置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外,在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等方面也作出详细规定。

但在疫苗运输、接种过程中,还存在冷链不完善、接种环境差、信息不透明、问题难追溯、监管有盲区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应用物联网技术保障疫苗接种安全。

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疫苗运输、流程追溯以及安全接种等各个环节的短板问题,做到拿不错疫苗、打不错疫苗,全程可显示、可追溯,提供消费者需要的疫苗品牌,使公众放心安全地进行疫苗接种。 周云杰表示。

周云杰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制定政策,推动各地区提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升级预防接种门诊装修与设计规范;要求新建的预防接种门诊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接种和储藏设备,已有的接种门诊进行升级;在交通不便地区推广应用移动接种车,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我国疫苗接种安全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建议由国家卫健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医院、疾控中心等各方参与,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接种管理模式在全国50000多家接种门诊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联网,将城市疫苗网连接成区域网、全国网,形成覆盖全国的疫苗安全及信息化生态平台,实现全国疫苗的信息共享和统筹管理,为疫苗管理法落地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朱萍 )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