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骤然升温背后蕴藏企业国际化“雄心”

2024-12-03 10:06已围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2024年以来,“A+H”骤然升温。目前,港股市场已有150只“A+H”股,虽然今年以来仅有美的集团龙蟠科技成功完成H股上市,但向港交所交表申请上市的A股公司数量却在持续攀升。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顺丰控股百利天恒吉宏股份赤峰黄金安井食品钧达股份康乐卫士等A股公司已宣布或启动赴港上市相关工作。同时,科大讯飞歌尔股份南山铝业等A股公司正在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这一轮“A+H”热潮的背后,一方面是在政策支持下,港股市场具有融资的灵活性、便利性以及国际化等特点,能够为A股公司提供更多元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则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大量中国企业正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寻找新增长点。在这一宏大背景下,港股市场正是它们接触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的重要一站。

  灵活性便利性凸显

  今年9月,美的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净募资额超300亿港元,这是2024年前三季度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规模的新股集资,美的集团发行价为每股54.8港元,即使经历一定调整后,目前股价仍达71.15港元。这为A股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优秀案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的集团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管理层明确表示,如果是为了募集资金,美的集团2023年分红就超过了200亿元,减少分红就能解决资金问题,之所以要去香港上市,是看中了港股的“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港股市场的突破性主要体现在其国际化和开放性上,其融资不受A股周期性的政策限制,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体系,能够吸引全球投资者。对于美的集团而言,赴港上市可以提高国际知名度,有助于品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此外,港股市场的便利性体现在上市流程的高效和灵活性,以及没有外汇管制的优势,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抓住国际商机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说。

  黄立冲还指出,港股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通常愿意投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尤其是那些符合国际市场趋势的高科技和消费类企业。上市和融资流程更加市场化,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灵活地选择融资时间和节奏。

  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军表示:“港股拥有大量的国际投资者和成熟的资本运作机制,可以为A股公司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快的融资速度,例如‘闪电配售’,香港上市公司在当天的股市收市之后,不用监管沟通、不用审批、只要有个一般授权、增发不超过20%、折扣在8折之内,即可做融资。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规模的A股公司,如符合香港上市规则第18A章的生物科技公司、第18C章要求的特专科技公司等,港股市场的优势更加明显。”

  沈军同时表示,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资金来源更加国际化,这对A股公司的融资具有积极影响。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不仅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还包括全球知名的投资基金和投行。这种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有助于A股公司获得更广泛的投资者认可,吸引全球资本,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

  拥抱国际资本走向全球

  除此之外,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背后还有着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走出去”,而更为国际化的港股市场,即是这些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和资本的第一站。

  不少A股公司针对赴港上市的表态中,几乎都离不开国际化一词。如顺丰控股表示,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裕,本次境外上市的核心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钧达股份则表示,为适应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全球市场客户需求,公司拟布局海外高效电池产能,推进国际化战略。同时,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联交所上市,积极构建海外资本市场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黄立冲表示,对于那些业务国际化的企业,港股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加适合其发展的平台,因为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增长潜力往往更受国际投资者青睐。“当下出海寻找蓝海市场成为一种趋势。海外融资不仅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资金,而且在监管层面,对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通常有更为宽松的态度。因此,尽管H股上市可能存在一定的折扣,但香港市场机构投资者居多,会更多基于公司的基本面进行长期投资,可能使得香港市场的估值更加稳定和理性。”此外,相比A股,H股上市公司可以更便利地进行跨境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这对于寻求国际化发展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事实上,A股公司赴港上市案例的突然大增并不是偶然,这背后既有着大量的便利性诉求,也有着极为深厚的政策支撑。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便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10月,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其中一条即是针对A股公司赴港上市——针对符合资格的A股公司推出快速审批时间表。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表示:“我们相信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推行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将有助提升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的清晰度和确定性,有助申请人及其顾问制定上市计划,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2025年或迎来上市高潮

  近几年来,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的数量其实并不太多,且分布极为分散:2020年有5家,2021年2家,2022年4家,2023年更是只有1家,2024年至今则只有美的集团和龙蟠科技完成上市。

  但同时,在2024年,却有着顺丰控股等一大批A股公司正在或已经走上赴港上市之路,按照目前的上市进度来看,这些A股公司大部分会在2025年完成在港股上市,再叠加分拆上市的A股公司,这些公司或将在2025年形成赴港上市的高潮。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典型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其对公司自身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港股并不会得到过多的资金青睐,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监管合规成本。

  比如有一家今年主动申请退市的港股公司就直言不讳地表示:“考虑到H股的交易量较低且流动性有限,导致本公司难以在香港联交所有效地进行融资;H股退市将令本公司节省与H股上市监管合规相关的成本及费用,董事会认为H股退市将对本公司及股东整体有利。”

  而香港与内地不同的监管制度对即将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而言也并不轻松。凯易律师事务所就表示,以H股招股书为例,招股书是港股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媒介,也是公司亮相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张名片,因此需要通过招股书展现公司的核心优势和战略。但在撰写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披露和A股已披露数据间的一致性。

  黄立冲表示,面对“A+H”两地上市的挑战,公司首先需要理解并遵守两套不同的监管框架,这不仅复杂且耗时。双重上市意味着需要为两个不同的监管环境准备报告和披露,可能涉及不同的会计标准和语言,从而导致合规成本增加。同时,公司还必须确保在两个市场的披露内容一致。

  沈军也坦言,A股公司在赴港上市后,需要承担额外的监管和合规成本。这主要包括遵守港股市场的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接受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等。同时,由于港股市场的监管环境和A股市场存在差异,A股公司还需要熟悉和适应港股市场的监管规则和操作习惯。

  对于一些不熟悉港股市场监管环境的A股公司而言,沈军建议,一是加强对港股市场监管规则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合规意识和专业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明确合规责任人和合规管理流程;三是加强与券商、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借助其专业力量提升合规水平;四是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提高透明度和信誉度。

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