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归来 房企股权质押风险目盼“解放军”

2018-11-02 10:01已围观

证监会这则声明表示,正在按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动三方面工作。

10月30日,证监会一则声明发出,当天包括地产股在内的A股大片翻红。

证监会这则声明表示,正在按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动三方面工作。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在证监会三方面工作中,提到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时隔三年后,监管层再度呼唤险资入市提振股市,但回顾2015年来险资在股市的所作所为,一个最引发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此番险资入市会给股市与楼市带来什么?

三年前,险资入市在解决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上市房企也不断面临被 吞下 的局面,其中最为惊险的莫过于 宝万之争 金地与安邦之战 。

三年后,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环境已然出现了变化,监管层又设置了防止出现 野蛮人 的规避动作,再加上房地产行业调整不断, 举牌地产股不是它们的好时期 。

━━━━

前度刘郎今又来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在股市遭遇低迷的时刻,鼓励险资入市往往是监管层的考虑。2015年6月,股市震荡下调,监管层发布相关通知积极鼓励险资入市,这样的号召当时给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带来了机会,当时甚至在A股市场形成了险资举牌概念股。

而一个星期前的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分别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从不同角度释放积极信号以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

当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如股市波动、所谓 国进民退 、产业结构变化等问题一一回应社会关切,释放出许多重要信号。其中, 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推出新的改革举措。 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公司上市力度,壮大机构投机构者力量,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 被市场高度关注。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称,证监会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主线来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并在近期推进一系列措施。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央行行长易纲则称,近期股市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影响。实际上,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防控取得进展,宏观杠杆率已经企稳,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巨大,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动力增强。总体看,当前股市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我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形成反差。人民银行也正研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金融监管部门连番发声后,股市反应强烈。当日,上证综指收盘上涨1.02%,沪深300指数上涨1.08%,创业板指上涨0.76%,中小板指上涨0.29%。两市成交金额均呈现放大上涨趋势。

回望三年前的股灾,险资应声救市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原保监会为了响应救市的号召,在2015年7月份连续发布了《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多个通知,放宽险资投资比例。

随后,险资大量进入股市。当时的股市恰好处于连续性下跌,房企市值处于相对低估的阶段,对于险资来讲,部分股权分散,市值也相对低估的房企正是举牌的最好 猎物 。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宝万之争 ,前海人寿、安邦人寿等险资从二级市场大举收购万科股票,争夺万科控制权,一度惊吓到了企业家群体,险资随后被大面积斥为野蛮人。 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的监管思路也遭受质疑。

2016年下半年,监管层开始对金融监管加码,证监会转变保险业监管方向,令保险业回归本源。 

进入2018年,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了国内经济发展,再加上国家经济处于经济转型调整期,最近A股市场低迷 跌跌不休 。险资入市又被鼓励,不过,与三年前不同的是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市场环境已经变,险资频频举牌是小概率事件。 从事国际地产资管公司管理的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2015年的时候险资属于抄底入市。再加上政策救市,为增加市场流动性,政府推出棚改货币化政策,三四线城市加快去库存,市场出现了小阳春。但现在情形变了,如今国家经济正处在调整期,中美贸易发生摩擦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市场形势相比之前并不好。 他表示,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相比2015年险资主动入市,这次险资入市,监管层的动力与期许更大一些。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经理也表达了同样观点, 监管这次政策出台确实很大手笔,也是银保监会合并后首次明确鼓励险资入市。目前来看,险资现在大举进入的可能性还不大,还是要看监管政策能不能把市场基本面稳下来。

谈及此次险资入市的风险,一位资管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观点是风险或可控。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加杠杆通道几乎被堵死,且保险资金经过此前的举牌风险教育,目前不会轻易涉险,甚至更加规范了操作,所以中短期内利好市场信心提振。

房企股权质押风险目盼 解放军

━━━━

大肆举牌地产股不是好时期

从大势看,监管层对于险资入市是积极鼓励,但它能否进入房地产行业目前还未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多位业内人士则认为险资入市将给房企带来利好。险资入市首先能解决一个问题:化解房企股权质押率流动性风险。

10月19日,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在房企融资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房企选择股权质押的方式融资,股权质押是资本市场常见的融资方式,但是隐藏的风险已经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股权质押比例高的 高危区 。多数上市房企股权质押比例已经超过50%。从各行业的股票质押规模占A股整体股票质押规模的占比来看,房地产行业也已经跃升为第一位。

具体而言,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5日,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的房企有银亿股份(83.11%)、泛海控股(71.83%)、新光圆成(67.93%)、九鼎投资(67.22%)、皇庭国际(64.18%)、粤泰股份(63%)、财信发展(61.06%)、粤泰股份(63%)、海航基础(60.1%)、阳光城(60.05%)、新华联(59.66%)、万通地产(58.49%)、嘉凯城(56.35%)、泰禾集团(54.38%)、中洲控股(53.91%)。此外,房企中大股东质押率较高的房企包括万科、绿地控股、新城控股,大股东质押率分别为100%、77.95%、57.33%。万科A的第三大股东为宝能旗下钜盛华,其质押率为100%。

一般高质押率的房企都伴随着高负债率,双重杠杆让房企承担着巨大流动性风险。股权质押融资虽然暂时解决房企资金问题,但如果使用不当,超高的质押率会使控股股东或许面临着失去公司控股权的局面,公司的盈利状况也可能持续恶化。

对此,黄立冲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顾虑, 地产股在所有行业股票中杠杆最高。比如房地产头部企业万科等都是9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其他地产股也是如此。高负债率再加上高股权质押,房企杠杆已经非常高了。而且现在房地产市场又处于限售、限卖、摇号的冻结状态,当前地产股持续的资产流动性也不好。

对于房企会不会面临大规模的股权质押危局这个焦点问题,克而瑞分析师朱一鸣认为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股权质押危机的本质是股价持续大幅下跌。虽然房地产板块短期跌幅较大,但股价已经基本反映近期不断产生的利空,总体估值较低,未来不存在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因此,房企不存在大规模股权质押危机,但不排除个别边缘小型房企出现问题。

事实上,对于上市企业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问题,监管层已经出手。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按照通知内容来看,银保监会此番发文指明了险资入市路径,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优质上市公司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专项产品不纳入险企的权益投资,可防止之前 野蛮人 现象。

上述通知发布4天后, 10月29日,由国寿资管成立的保险业首只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专项产品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完成登记手续,目标总规模200亿元,将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国寿资产外,其他保险资管公司正在布局入市。来自银保监会的消息,多家险资公司已经对相关上市公司开展密集调研、与潜在认购方沟通并设计专项产品。

同样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87万亿元,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3万亿元和0.89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8.17%和5.58%。如果按照30%的投资上限计算,险资仍有约2.57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作为股权质押率高的 重灾区 房地产行业,上市房企是否再度遭遇险资举牌?有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专业人士公开表示,假如在熊市情况下,一般像科技板块和消费板块这种有较充足现金流的公司能跑赢其他类行业,科技类和消费类、医药类都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和保险资金特性相匹配。其并未提及房地产。 实际上,现在险资举牌地产股不是很好的时机。 黄立冲认为。

但在10月24日,泰康董事长陈东升被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评为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在出席发布会演讲时陈东升谈到,1996年泰康成立以来的22年间,整个中国保险业虽然出现了种种乱象,尤其是2017年出现了较大的动荡(注:去年项俊波、吴小晖等保险业人物落马)但是泰康一直都能够独善其身 同时不偷、不抢、不争,即不侵占国家和股东的利益,不恶意举牌和收购,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争战略、争长久、争未来。

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房地产公司,还会被险资厚爱。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