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地产赵锦明:没有产业的城市是“鬼城”
赵锦明表示,站在地产的角度来看产业,首先我把地产看成一个载体和平台,而不是单纯的产业+住宅的结合。
讯 11月19日,由新地产财经主办,财经网、联办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 暨首届城市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会上,围绕着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的相互驱动,五矿地产产城事业部总经理赵锦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赵锦明表示,站在地产的角度来看产业,首先我把地产看成一个载体和平台,而不是单纯的产业+住宅的结合。从产业创新角度来看,传统的一二三产分类在现在的经济时代已经不完全适合了,需要把传统产业分类和互联网、大数据、AI叠加,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得到现在的九次产业或者N次产业。
对于产业创新的方向,赵锦明认为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云化、云赋能产业。即所有的产业都要和大数据相结合,越传统的产业和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以后,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第二是交互创新,包括人机的交互,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交互。第三是智能化,其中的两个发展方向是数字孪生与万物互联。
赵锦明指出,影响产业创新的因素首先在于全球分工布局的改变。进行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时候,首先要有全球的高度,当前社会全球分工正在急剧改变,都在做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分工调整。
其次是数字基础设施,没有新的动能,弯道实现的不是超车,而是翻车。 基于大数据的产业聚集与赋能,使得数字变得非常重要,将来谁掌握大数据,谁就能够得天下。
此外,产业人才如何聚集,也决定了地方的聚集速度。赵锦明强调,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不同产业的地图分布,产业布局大致已经固定了,在这样的产业布局基础上怎么做,是我们怎么补充和完善的问题,而不是重建的问题。
赵锦明表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影响城市发展主要因素有7个。分别是城市空间用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产业聚集、技术进步、全球分工、区域功能定位及生态环保。
赵锦明强调,产业和城市之间是带动和促进的关系,是非常紧密关联的,没有产业的城市那就是 鬼城 和 死城 ,没有城市的支撑,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至于城市和产业之间如何互动?赵锦明认为产城融合有三个逻辑。第一是发展逻辑,实现以人为本,人、城、产三者融合。第二是空间逻辑,即交通导向的组团化,多中心发展布局。第三是产业布局逻辑,核心是区域互补、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数字融合,其中最关键的是数字融合。
赵锦明指出,从开发角度来看,产城融合包括三个模式,即交通导向为中心的TOD新城发展模式、综合副中心发展模式、CBD外延和补充。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产城融合?赵锦明提出了新的概念 城市定制,包括定制社区、定制学区、定制景气、定制商区、定制园区。他表示,数字和社会分工结合起来,创造了产业和城市之间如何实行互动。三个生态、两个定制,最后形成生活方式,即人、城、产,最后形成一个区域的发展。
以下附赵锦明演讲实录: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个论坛,我的题目是《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的相互驱动》。有四部分:产业创新、城市发展、产城融合、城市定制。这是相互递进的过程,抛出一个思路,产业创新一直到最后城市定制,怎么样落地的过程。
做PPT之前我有一个基础,我是站在地产的角度来看产业,我并不是纯搞产业的人,看产业发展和地产有什么关系,或者怎么来用这个产业。我是把地产看成一个载体和平台,如何发挥地产的载体和平台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的产业+住宅,如果单纯以产业+住宅基础讨论这个问题,我下面讲的这些内容几乎都是伪命题。
从产业创新角度来看,传统分类是一二三产,这个分类在现在的经济时代已经不完全适合了。尤其从我们开发角度来看,这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一二三产下一步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叫九次产业或者N次产业。九次或者N次怎么出来的?把传统产业分类和现在互联网、大数据、AI叠加,进行有机的结合,就会发现比如农业和大数据相加出来数字农业,数字农业它是服务业还是传统一产?都不一定。这取决于城市农业发展的水平,以及这个区域需要大数据为你这个农业赋予什么样的能量。我们把三次产业和互联网、AI、大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到九次或者N次的产业。这样分是因为这和我们开发紧密相结合的,我们开发无非是中心城区的盘、郊区盘、远郊的盘,远郊适合什么产业,怎么样把产业引导到远郊,中心城区如何做产业升级。现在更注重还是要聚焦于互联网、AI、大数据和产业的结合。
新产我们判断最重要三个方向:
云化,云赋能产业。所有的产业都要和大数据相结合,能够上云,最早上云的产业都是目前这个阶段发展最快,盈利水平最高的产业,而且越传统的产业和互联网也好、大计算结合以后,它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是最大的。比如说我们原来看到的滴滴就是把传统出租车行业和现在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以后,爆发出来的能量。以及淘宝,就是传统的零售业和新的互联网结合,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们和所有城市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我本人一直在从事一线区域大项目的开发,很多城市的领导现在也都意识到,一直在讲如何把我们的产业和大数据、云结合起来。
交互创新。现在不断创造新的体验和新的交互关系,包括人机的交互,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交互。这种新的体验就是在创造新的市场,而这个新的市场就意味着在我们的产业发展,尤其在地产开发领域如何创造新的交互的体验,为我们的客户,为我们目标客群。这是当前围绕现在这个经济时代要创新的地方。
智能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智能化已经提了很多了,包括AI、大数据。真正决定下个阶段城市的发展,以及产业在某些领域发展,我们判断是两个方向:数字孪生,我去看过西门子的数字工厂车间,建工厂之前通过数字手段把工厂全部模拟建设、生产一遍,中间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怎么避免,通过整个模拟过程就解决了未来实际当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效率。我们城市的大数据,有一个技术叫拿iPad,在马路井盖一照,就会出来井盖里所有的功能和结构,有什么问题直接可以解决了。这个实际上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改变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而且也是对所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也就是我们在前两年一直很火的智慧管廊,这样推进整个城市真正的数字化。万物互联,物联网的推广,5G时代的来临最重要对我们的改变就是物物互联,至于5G手机只是速度的提升,对于我们的体验感,大家很快就可以适应,也不会太在意它。但是回过头来,当你真的实现物物互联的时候,京东无人的货舱,好多的工厂无人的黑灯车间,一个车间里没有人,不用开灯,全部机器化生产,那时候会发现物物互联的神奇,而这个神奇还只是在工厂阶段,一旦拓展到我们的家庭、社区的管理,自然而然会改变所有当前所谓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形态,这个形态的改变也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这也是我们强调的智能化,物物互联的趋势。
影响产业创新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一,全球分工布局的改变。任何一个城市布局一个产业或者引进一个产业,或者这个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划第一个现在要考虑到的全球的分工,无论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到三四线郊区城市,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你在全球产业链里的某一个位置,就像温州一村一品,打火机、钮扣都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密切相关的。进行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时候,首先要有全球的高度,当前这个社会全球分工正在急剧改变,都是在做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分工的调整。荷兰那家公司生产光刻机,我们生产不了,尤其是小的芯片,我们是没有这个生产能力的。就是在早期欧美进行全球布局的时候,就要求这个地方能够生产光刻机,别的地方不允许生产,自然而然在全球做了产业链的分工布局。到现在这个阶段,美国发现这个布局对它来讲已经不适应它的发展,它要做重新的改变和重构。这个阶段我们国家恰巧某几个领域和它具备了竞争能力,所以在高精尖领域做我们的技术封锁,但是它已经封锁不住了。我们现在也要在这个阶段进行全球整个的布局,这个布局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一个是区域的活动,所谓城市之间如何进行互动,这要认为推动。
基础设施,我们能够快速实现超车,不是弯道超车,这容易翻车。新能源汽车现在翻车的多,超过的没有多少。怎么加速?要加入新的动能,对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就是加入数字的赋能。
我们要注重产业链与产业生态,产业链大家很清楚了,很多城市都讲产业生态。我们在进行所有项目布局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发展产业,它的产业生态具不具备这个条件,具备了有可能自然而然生长起来,不具备这个条件,想让它生长也活不了,沙漠里种草这是活不了的,在热带雨林里随便扔颗种子就可以发芽,这就是生态环境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在做产城开发、项目开发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先要关注生态里面的核心要素的布局,以及引入。
人才的聚集与发展,我们现在讲产业人才如何聚集,也是决定了这个地方的聚集速度。芯片类企业投资就在中国几个城市,首选上海,其次是南京,再就是成都。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不同产业的产业地图分布,产业布局大致已经固定了,我们在这样的产业布局基础上怎么做,是我们怎么补充和完善的问题,不是重建的问题。
产业创新如何落地基于产业地图的产业聚集和创新,工业配套半径范围之内,要梳理这个企业的产业地图,它是怎么样的分布,产业地图上的产业链有多少企业,怎么分布的。地图画出来就知道缺什么了,需要补什么,我需要引什么,自然而然就知道了。而且把这个地图拿到市长面前,他不可能不接受你的观点,因为这正是他所要的,我们看这个城市的鸟瞰图,各个城市的领导是站在土里面看这个图,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优势。如何找到这个产业地图是我们的基本功。
基于大数据的产业聚集与赋能,现在数字非常重要,我比较受震撼的是现在京东和阿里,尤其是京东,京东现在也在全国进行布局,就是要应用京东云。京东云已经积累了我们所有的消费者的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这个数据经过加工和分析以后,反过来一定可以指导你这个地区的产业如何进行布局,你的传统产业如何进行升级,也就是它创造了市场,它把市场和生产之间创造了一个纽带,将来谁掌握大数据,谁就能够得天下。基于人口的产城持续,有效人口、人、城、产的逻辑。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有七个,影响城市发展主要因素:
第一,城市空间用地规模,所有城市用地规模都有有限的,如何有限的用地指标之间拿到我们想要的东西。1.8万亩红线不能动的,每个城市每年工业用地指标比如只有1000千亩,一个区只有300亩,300亩基础上要做什么,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城市人口规模。
第三,产业聚集。
第四,技术进步。
第五,全球分工。
第六,区域功能定位。
第七,生态环保。
决定了这个城市怎么发展,发展到那个城市,如何发展。我们反过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个地方的环保指标、能耗指标是多少,决定了你能够引进什么样的企业。如果这些问题你都不理解、不了解,我就全球招商,你可能做的80%都是无用的,就提高了你自己的成本。从我们的角度,城市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越来越精益化,而不是越来越粗放化。城市绝对集中,不断成长。第二个是相当集中,再就是相当分散,第四个是绝对分散。
产业和城市之间是带动和促进的关系,是非常紧密关联的,没有产业的城市那就是鬼城和死城,没有城市的支撑,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城市和产业之间如何互动?产城融合有三个逻辑:
第一,发展逻辑。以人为本的,人、城、产。原来说的产、城、人,先有产业,有城市,最后聚集人。这个逻辑关系没有错,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基础上是不够的,而且是不适合现代城市的发展,我们现在是先确定人,吸引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样的人建城市。为这个人建这个城,吸引这个产业做就业,这样才能够把整个城市的功能性区域发展起来。
第二,空间逻辑,交通导向的组团化,多中心发展布局。
第三,产业布局逻辑是区域互补、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数字融合,关键是数字融合。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产业,关键是融,产业和城市之间建立一个合乎地区发展的特色发展机制。产城融合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产城融合是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重构与再创作。是城市资源高效的配置重要手段。是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相互协调发展的结果。产城融合是最符合城市精益增长的需求。
从开发角度,产城融合最具发展的三个模式:交通导向为中心的TOD新城发展模式,就是围绕主要的交通干线和枢纽进行新城的布局,现在世界上流行的TOD的模式,这是现在城市群之间如何找机会,先抓城轨、地铁核心的站点。
如何实现产城融合?我们提一个新的概念叫城市定制,定制化大家都理解了,定制化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生产和消费方式,城市能不能定制,现在是可以的,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消费拉动,一个是驱动联动,再就是保障。
城市定制,谁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定制的内容、标准、机制、法律保障,这是我们提出的核心理念。城市定制一个载体,二主体是市场和政府,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三个生态、四个目标,五个系统。定制社区、定制学区、定制景气、定制商区、定制园区,这怎么融合一下,就是围绕城郊发展的一些核心理念。
数字和社会分工这两个结合起来,创造了产业和城市之间如何实行互动,我们叫三个生态、两个定制,最后形成生活方式。人、城、产,最后形成一个区域的发展。
谢谢大家!
搜索
图文推荐
- 免签国家范围再度扩容上市
=$bqsr['classname']?>2024-12-26
- 岚图汽车卢放:用户本质上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英伟达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长安期货范磊:增产推迟地
=$bqsr['classname']?>2024-12-26
- 苹果季度营收超预期,但大
=$bqsr['classname']?>2024-12-26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