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之困
抵御了“野蛮人”入侵的金融街,如何在市场压力下缓解其负债高企、周转缓慢、现金流紧张的困境,并在今年逆袭实现净利润增长
8月1日晚间,金融街控股发布公告称近日其以总价8.85亿元获得了无锡市新吴区一地块,这是金融街首次进入无锡。
不过纵览金融街控股近几年的数据就会发现,这个曾经一手打造中国 华尔街 的京派房企,如今却因屡屡踏错市场节奏而步履艰难,加之 住宅+商务 双重压力夹击,金融街正面临着营收净利润双降、负债高企的艰难困境。
京城市场挤压下被迫扩张
7月15日,金融街控股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盈利比上年同期上升约15%~25%。不过虽然业绩预告中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市场似乎并不认可,当日公司股价反而出现小幅回落。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金融街1-7月销售金额达166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126亿元有所增长。然而今年以来,金融街同比拿地力度却有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其在重庆、佛山、无锡、苏州等公开市场共拿地5宗,规划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其7月26日以总价31.13亿元获得的苏州市吴中区一地块成交楼面价达18136元/平方米,而苏州市吴中区2019年供应的9宗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仅为12325元/平方米。
事实上,作为老牌的京派房企,金融街近年来城市布局战略滞后,屡屡踏错市场节奏。2000年之后,国内大型房企开启了全国化布局,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众多房企争相抢夺的市场,克而瑞发布的2018年北京市房企流量金额榜中,超半数为外来房企。竞争加剧的同时,京派房企所倚重的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蛋糕也在逐渐缩小。一方面,北京房地产调控并未放松,且有日趋收紧的态势;另一方面北京新房市场一直在收缩。2016年,北京市场成交金额200亿元以上的房企还有7家,2017年减少为3家, 2018年则仅剩1家房企。
在各个房企狂飙突进的时候,金融街却固守北京大本营,直到2014年才开始战略性地进入上海、广州,扩大一线城市布局。然而,随着一线城市的调控趋严,2017年下半年开始,金融街控股只能再次启动扩张,布局区域进一步下沉,进入武汉、成都、苏州、廊坊、佛山。年报显示, 2018年其新增项目20个,已布局全国15个城市,不过对比同是京企的首创置业,与其29个城市的布局进度相比,金融街动作明显滞后。
商业与住宅业务双重夹击
直至目前为止,金融街控股的官网上仍将其定位为 一家以商务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事实上,自持物业和开发并举一直是金融街不同于其它房企的鲜明特色。其中,物业出租和经营业务营收占比11%左右,对应的较高毛利率是其稳定的现金 奶牛 。
金融街控股早期因开发 北京金融街 而扬名。有统计显示,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位列全国前三。得益于该项目的成功,金融街控股一度是国内商务地产领域的领先者。不过由于其太过倚重北京市场,发展速度逐年下降,加之商业地产开发周期长,盈利空间被压缩。
在此情况下,金融街积极走出北京市场扩张突围,然而其却在上海项目上遭遇了滑铁卢。6月20日,金融街全资子公司上海杭钢嘉杰实业有限公司以10.54亿元的总价将上海北外滩板块的两个物业项目出售给长城人寿。金融街方面表示,公司此举有利于加快资金回笼,保障公司的现金流安全,能够进一步降低杠杆水平,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此类项目进行转让,可以认为是融资行为。 上述财经人士向表示,在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相关地产企业需要把控风险,防范资金压力。
此外,金融街控股2015年7月竞得的上海地王项目也是直到今年3月才引援丰泰地产签订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新进展。双方将在上海静安新核心商圈打造大型地标综合体一期4栋办公楼,其中金融街前期负责建盖物业,丰泰从金融街购置该部分物业后再进一步完善升级。
不仅如此,金融街在被迫扩围的同时,也在转型重点发力住宅地产。 住宅产业的高周转模式有助于企业快速扩张, 某知名财经人士向财经网表示,对于金融街而言,商务地产扩张有各类制约,或者说需要其优化产品结构。相较而言,由于近年来住房价格的上涨,房地产开发具有较大的市场机会。2013年,金融街控股实现225亿元地产销售业绩,其中来自商务地产的贡献高达60%,此后一路下滑, 直到2018年,其商务地产板块的贡献率已不足20%。
不过由于开发业务周期性强、收入结算受排期影响和拿地成本的不确定性,地产开发业务业绩波动性较大。 2018年年报显示,其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5.9 亿元,占其总营业收入的89%,但同时其也是营业收入下滑最多的业务板块,同比下降 15.72%。
营收增长停滞 负债飙升
作为主营核心地段商务地产的房企,外界曾一致认为金融街控股的资产被低估。因此,自2000年上市以来,其高端的商务项目使其业绩不断攀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13年,金融街营业收入约198.83 亿元,同比增长 15.37%;扣非后净利润为26.25亿元,同比增长100.93%,签约销售业绩达到225亿元。
2014年到2016年间,金融街控股遭遇了 野蛮人 安邦保险的猛烈追逐。尽管金融街抵御了险企的多次入侵,不过加之人事的频繁动荡,近5年来,金融街控股的营业收入几乎陷入停滞。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金融街营业收入约220.36亿元,在此基础上,金融街控股2018年的营业收入仅增加不到1亿元,约为221.13亿元,同比下滑13.35%,净利润约40.37亿元,同比下滑1.61%。而与之对应的是,5年间金融街负债翻番,从489.85亿元增长至1113.28亿元,增加623.43亿元。2018年净负债率更是高达184.26%,账面资金仅够覆盖短期债务。
周转慢是阻碍金融街大踏步前进的桎梏之一。根据财报,金融街控股2018年存货周转率只有0.17,创近五年历史新低,且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业内人士表示,存货周转率0.17对应的库存消化周期大概是五六年,标杆性企业去化周期一般在两年之内,对比之下,其周转速度明显较慢。对企业而言,存货积压的成本比较高,去库存的压力较大,可能整个项目销售节奏较慢,会导致其出现资金回笼速度慢的风险。年报显示,2016年至2018年,金融街存货不断上升,两年增加了211.86亿元。2018年其存货达776.38亿元,占总资产的52.30%。
存货的慢周转也不利于金融街现金流状况。近两年,金融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2.54亿元、-90.2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9.34亿元、-24.4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3.98亿元、127.37亿元,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自身造血功能不强,仍要靠借款维持运营。2018年,金融街依靠投资获得约82.95亿元的现金流入,另外通过借款和发行债券获得现金流入159.12亿元,正是这两项现金流入弥补了其2018年入不敷出的境况。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金融街的股权比例为,第一大股东金融街控股持股31.14%,第二大股东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88%,第三大股东安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持股14.10%,后两者为安邦系一致行动人。不过,7月5日,曾经的 野蛮人 安邦保险将其持有的和谐健康100%股权分别转让予五家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下滑映证了金融街目前存在的资金压力,此举或说明险企面对房企压力时不再激进,而是选择理性退出。
抵御了 野蛮人 入侵的金融街,如何在市场压力下缓解其负债高企、周转缓慢、现金流紧张的困境,并在今年逆袭实现净利润增长,财经网将进一步关注。
文/白志敏(责编:高雅)
搜索
图文推荐
- 免签国家范围再度扩容上市
=$bqsr['classname']?>2024-12-26
- 岚图汽车卢放:用户本质上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英伟达
=$bqsr['classname']?>2024-12-26
- 长安期货范磊:增产推迟地
=$bqsr['classname']?>2024-12-26
- 苹果季度营收超预期,但大
=$bqsr['classname']?>2024-12-26
标签云